清华大学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成果展示:学生将数据技能应用于实践,斩获金融科技大赛大奖。
原文标题: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学生成果展系列之七
原文作者:数据派THU
冷月清谈:
2024年,项目成果丰硕,学生将数据思维和技能应用于本专业学习和科研,展现了数据科学的魅力。
以生命学院宋佶岭同学及其团队为例,他们运用项目中学到的技能,参加了2023年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全国一等奖(铜奖)和社会贡献奖一等奖(第一名)。
他们的参赛作品“ThuByte:基于改进ARCH模型的在线基金风格漂移诊断系统”实现了基金持仓数据分析、诊断和可视化,具有基金信息数字大屏、漂移诊断报告、订阅服务三大功能。该系统克服了传统平台的缺陷,实现了面向7000余支基金的即时在线诊断与检测,并以用户友好的方式呈现数据。
宋佶岭同学及其团队的成功展示了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在培养跨学科人才方面的有效性。
怜星夜思:
2、文中提到的“π”型人才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培养这种人才?
3、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大数据技术有哪些挑战和建议?
原文内容
为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优势,搭建跨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创新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应用创新的“π”型人才,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及相关院系共同设计组织的“清华大学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开始实施并深受校内师生的认可。项目通过整合建设课程模块,形成了大数据思维与技能、跨界学习、实操应用相结合的大数据课程体系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回首2024年,清华大学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学们将课程中学到的数据思维和技能成功地应用在本专业的学习和科研中,在看到数据科学魅力的同时,也将自己打造成为了交叉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下面让我们通过来自8个院系的8位同学代表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代表性成果
生命学院 宋佶岭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发展,其逐渐向越来越多的领域横向拓展,其中大数据+金融是目前大数据技术在其他领域的一个重要拓展应用。基于“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中所学习到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和数据可视化能力,我和大数据项目中所结识的4名同学一同组队参加了2023年的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由于我们队伍均非计算机科班出身,因此我们选择了其中的应用赛道选题,即“开放式基金风格漂移诊断报告系统”,并设计开发出了“ThuByte:基于改进ARCH模型的在线基金风格漂移诊断系统”这一基金持仓数据分析、诊断和可视化系统,这一系统使我们最终从来自全国144所高校、近500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一等奖(铜奖)和社会贡献奖一等奖(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在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的7支队伍中,我们是唯一一支完全由在校全日制学生组建而成的队伍,没有任何现有的技术积淀、商业模式和创业公司,仅通过来自于大数据项目所学习到的知识和不到半年的科研业余时间实现了项目选题、项目设计、项目实现等工作,成为清华大学唯一一支入围总决赛的队伍。
编辑:文婧
校对: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