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数据项目学生利用GPS轨迹数据分析故宫游客行为,研究成果助力建筑空间设计和环境设施配置。
原文标题: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学生成果展系列之二
原文作者:数据派THU
冷月清谈:
2024年的项目成果丰硕,学生将数据科学应用于各自专业领域,展现了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果。
建筑学院王露莹同学参与的“故宫观众游览行为与环境感知调查”项目,利用高精度GPS轨迹数据,结合轨迹可视化、数据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深入挖掘故宫观众的时空分布和停留行为特征,并构建了建成环境中轨迹挖掘的方法框架。
该研究已发表多篇论文,其中包括一篇A类国际会议论文,一篇AIR首刊邀稿综述,以及一篇发表在A&HCI一区期刊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上的论文。研究成果揭示了游客在自由漫步式观览空间中的停留行为模式,为建筑空间设计和环境设施配置提供了重要启示。
怜星夜思:
2、这项研究成果如何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场景,例如其他博物馆、主题公园等?
3、研究中提到的“游客一致性停留行为模式”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原文内容
为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优势,搭建跨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创新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应用创新的“π”型人才,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及相关院系共同设计组织的“清华大学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开始实施并深受校内师生的认可。项目通过整合建设课程模块,形成了大数据思维与技能、跨界学习、实操应用相结合的大数据课程体系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回首2024年,清华大学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学们将课程中学到的数据思维和技能成功地应用在本专业的学习和科研中,在看到数据科学魅力的同时,也将自己打造成为了交叉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下面让我们通过来自8个院系的8位同学代表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代表性成果
建筑学院 王露莹
编辑:文婧
校对:林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