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博士论文解读:应对非平稳环境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

斯坦福博士论文研究了非平稳环境下的深度强化学习,提出了一种学习环境特征紧凑表示的统一框架,并设计了适应性更强的策略学习算法。

原文标题:【斯坦福博士论文】非平稳环境中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

原文作者:数据派THU

冷月清谈:

这篇斯坦福博士论文探讨了深度强化学习在非平稳环境下的应用。现实世界中,强化学习环境常常是动态变化的,例如机器人需要适应变化的地形或用户偏好。论文的核心在于设计能够适应这种动态环境的算法。

论文提出了一种统一框架,将环境特征压缩成紧凑表示。通过将环境建模为序列潜变量模型,利用无监督表示学习技术,可以从与环境的交互中学习到这种表示,而无需额外访问潜在特征。此外,如果可以对特征的动态性进行建模,还可以学习其预测模型,预测它们的变化,尤其是在代理采取不同动作时的响应。

基于学习到的环境表示,论文设计了学习目标来塑造代理的行为,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非平稳性(例如被动/主动、变化频率)设计了更有效的策略学习算法。论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使代理预测未来环境特征,从而更快更稳健地适应环境变化;还能影响或塑造这些特征变化以获得更高的长期奖励。最后,当未来特征不可预测时,代理还可以通过探索环境主动收集相关信息。

怜星夜思:

1、论文中提到的『统一框架』具体是如何将环境特征压缩成紧凑表示的?有没有更通俗易懂的例子?
2、论文提到了代理可以『影响或塑造』环境特征,这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潜在的风险吗?
3、对于『未来潜在特征不可预测』的情况,论文中提到的『主动收集信息』的策略有哪些具体的实现方法?

原文内容

来源:专知

本文约1000字,建议阅读5分钟

在本论文中,我们聚焦于为这种动态环境设计算法


强化学习通常假设代理的学习环境是静态且不变的。然而,这一假设在强化学习的实际应用中很少成立。例如,在机器人应用中,非平稳性可能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如需要在不可预测的地形中导航,或帮助人类用户处理其随时间变化的偏好。因此,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对于成功的决策系统至关重要。为了更正式地建模这种非平稳性,我们考虑一个在决策时间步上不断发展的学习环境。更具体地说,学习环境中存在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可能会随着代理的行为而变化。为了应对这种动态性,代理必须学会最终独立应对这种非平稳性,并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其行为,例如做出不同的决策以更好地帮助具有新偏好的用户。
在本论文中,我们聚焦于为这种动态环境设计算法。具体而言,我们首先提出一个统一的框架,将环境的相关特征捕捉到一个紧凑的表示中。我们证明,在环境具有某些特性的情况下,这种表示可以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而无需在训练过程中额外访问潜在特征。通过将环境视为一个顺序潜变量模型,其中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为潜变量,我们可以利用无监督表示学习技术的进展,从数据中学习这一表示。此外,在可以建模这些特征的动态性的情况下,我们学习它们的预测模型,以预测它们如何变化,特别是在代理采取不同动作时如何响应。
在获得这样的表示后,我们可以设计学习目标来塑造代理的行为。本论文中我们刻画了几种非平稳性类型,如被动性与主动性,以及变化的频率,并利用这些特性设计更有效的策略学习算法。具体来说,利用所学的表示,我们提出了能够使代理(i)预测未来环境特征,从而实现更快速和更稳健的适应,和(ii)影响或塑造这些特征变化,以获得更高的长期奖励的目标。最后,当未来的潜在特征不可预测时,我们设计了能够通过探索环境主动收集有关这些特征信息的代理。


关于我们

数据派THU作为数据科学类公众号,背靠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分享前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创新研究动态、持续传播数据科学知识,努力建设数据人才聚集平台、打造中国大数据最强集团军。




新浪微博:@数据派THU

微信视频号:数据派THU

今日头条:数据派THU


除了尝试不同的动作,还可以设计一些“试探性”的行为。比如,在机器人导航中,可以让机器人故意靠近一些未知区域,收集更多环境信息。当然,这需要平衡探索和利用的关系,避免过度探索导致效率降低。

这个统一框架的核心在于“潜变量”。它把那些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环境特征,用一些潜在的变量来表示。比如,游戏中敌人的攻击力、防御力等隐藏属性,就可以用一个潜变量来概括。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

我觉得可以理解为给环境“编码”。就像压缩文件一样,把大量的环境信息用更精简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AI agent就不需要处理那么多原始数据,学习效率就能提高了。至于具体的例子,论文中并没有详细展开,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表示学习资料。

关于“主动收集信息”,论文里提到的主要是探索环境。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让代理尝试不同的动作,观察环境的反馈,从而推断潜在特征。这就像我们玩一个新游戏,一开始不知道规则,就需要不断尝试,摸索规律。

关于“统一框架”,论文里提到的核心是把环境看作一个序列潜变量模型,环境中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就是潜变量。然后利用无监督表示学习技术,从与环境交互的数据中学习这个表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像我们玩游戏,游戏里的地图、怪物、道具等等都是环境特征,这个框架就是把这些复杂的信息压缩成一个更简单的表示,让AI更容易理解和学习。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定义“合理”的目标。代理的目标是由人类设定的,如果人类自身的价值观存在偏差,那么代理的行为也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对AI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我觉得可以结合一些概率模型,比如高斯过程,来估计环境的不确定性。然后,让代理优先探索那些不确定性高的区域,这样可以更高效地收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