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管理者的八大思维模型:从基础到高级

想成为高效管理者?你需要掌握八大核心思维:格局、财富、流程、商业模式、带队、管理、经营和战略。

原文标题:有效管理者,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底层思维?——书单推荐

原文作者:认识管理

冷月清谈:

本文推荐了八本好书,涵盖了管理者所需的八大核心思维:格局思维、财富思维、流程思维、商业模式思维、带队思维、管理思维、经营思维和战略思维。

首先,格局思维强调以宏观视角看待问题,而财富思维则关注对金钱的理解和运用。两者是管理者的基石,推荐书籍为《格局》和《巴菲特终极金钱心智》。

其次,流程思维和商业模式思维帮助管理者理解企业运作机制,推荐书籍分别为《业务流程管理》和《高段位经营者》。

再次,带队思维和管理思维是晋升管理者后需要掌握的技能,前者关注团队建设,后者关注如何提升管理效率,推荐书籍为《从个人贡献者到团队管理者》和《管理的常识》。

最后,经营思维和战略思维是高层管理者必备的思维方式,前者关注企业整体运营,后者关注企业长远发展,推荐书籍为《有效的经营者》和《战略思维》。

怜星夜思:

1、文章提到的八种思维方式,你觉得在实际工作中最难培养的是哪一种?为什么?
2、除了书单中提到的书籍,大家还有哪些推荐的,可以帮助培养这些思维方式的书籍、课程或其他资源?
3、你认为在不同的职业阶段,应该侧重培养哪些思维方式?例如,初入职场、成为管理者、走向高层等。

原文内容

认知决定视野,思维决定成败!

无论是想成为人上人,还是想去往天外天,坚实的底层思维,严谨的逻辑框架都不可或缺。

今天和常识君一起从八大思维入手,开启职业生涯规划之路。

以下,Enjoy:

常识君|有话说

格局思维和财富思维是最基础的底层思维,格局思维是人生的底色,财富思维决定你面对成败的态度。这两种思维能为你的职场发展乃至人生发展,开拓出一条宽广道路。而《格局》和《巴菲特终极金钱心智》是培养这两种思维,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1.格局思维

推荐理由:
所谓格局,就是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所谓“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在个人层面,就是要分清事情的大小要害、轻重缓急;在企业层面,就是要找准核心竞争力、关键驱动环节和战略破局点;至于区域层面就是要在一盘棋中找到“棋眼",棋眼活则全盘活。

中国本土战略咨询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王志纲,基于其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和众多成功的战略咨询案例,结合自己阅世识人的经验和分析事物的方法,从战略的角度来为你解读“格局”。

超越生活的地域、时间、圈子的限制在更宏观的尺度上认识人性,在更抽象的维度上判断事物,在更底层的逻辑上认识自己,提高感知、认知、预知的能力,从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并规划未来的发展。


2.财富思维

推荐理由:

多年以来,围绕着巴特是不是可以学习的有很多争论。那么,是什么塑造了巴菲特之道?巴菲特何以成为巴菲特?通过深研究,哈格斯特朗发现巴菲特有种复杂而微妙的世界观,巴菲特给这个世界观起了个令人难忘的名字:金钱心智。这,就是本书的主题。


金钱心智到底是什么?


首先,它是一种思考重大财务问题的方式,比如资本配置。巴菲特说,伯克希尔的任何继任者,其资本配置能力和经验都肯定是董事会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更高的层上,你对市场的看法、你的投资方法、你作为投资者的气质汇总在一起,将反映出你完整的投资哲学。当这三者和谐交融时,你就是一个具有金钱心智的人。


在更广泛的层上,它不仅适用投资,还适用于工作、生活,甚至教育。拥有金钱心智的人,很可能在许多方面都能取得成功。它的核心是独立思考、自我实现。它可以帮助人们拥抱理性,不受外因影响和左右,探寻通识智慧,学会从失败中学习。


本书讲述了巴菲特的成长、教育、投资历程还概述了价值投资的演变,巴菲特如何从经典价值型投资者进化为业务驱动型投资者,更重要的是,本书解析了巴菲特思想哲学的发展过程,这是指导他一生的投资与生活的精神内核。


不管你是想学习巴菲特的投资哲学还是生活,你都能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流程思维和商业模式思维是初入职场,培养“打工属性”的必要过程,对业务流程的熟悉,对商业模式的了解,能帮你尽快融入职场环境,迅速熟悉社会运转机制。

3.流程思维
推荐理由:
本书从企业实务角度切入,聚焦“业务流程管理”这一管理体系,沿着卓越运营、组织转型、数字化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化阐释,旨在帮助企业使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来搭建业务流程。本书还通过对业务流程管理的发展历程和APQC PCF等国际性标准的介绍,以及对行业标杆企业实践案例的分析,澄清了常见的概念混淆和实务误区,以助力企业明确方向,“穿越从概念到实践的丛林”。


推荐理由:
高段位经营者所具备的经营思维与商业模式构建逻辑是什么?
如何发现商机,并以合适的形式变现?
盈利的商业模式该怎么设计?
新时代下,商业模式如何升级?

基于二十余年世界 500 强企业经营实践经验及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多年的文献研究心得,作者在 10年间实地调研分析了 2000多家企业,特别是在短期内实现指数级增长的独角兽企业和一次次穿越周期的常青企业,总结出经营生意和构建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

本书从根本上回答了关于生意本质的灵魂拷问,并系统地阐述了生意的设计思维与方法让经营者能够用一张图(一个框架)就清晰展示出自己的生意画像(以及高度精炼的商业模式),并在环境多变、资源受限的当下动态、持续地优化与升级自己的商业模式。

本书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将实践成果理论化的作品,能读完即用,是一把开启商业大门的钥匙。

带队思维和管理思维是新晋管理者的必修指南,此时你需要跳出个人视角,从团队管理者的角度去应对新的职场挑战。助力管理者跃升的“底层逻辑”,需要通过练就“心法”与“剑法”,培养起管理的常识。

推荐理由:
不少新任管理者,甚至高级管理者都会有这样的困惑:
● 总觉得自己亲自动手比指挥别人去做效率更高,可控性更强。
● 担心自己的决策被质疑,或者下属的能力与影响力超越自己。
● 公司是不是家,领导者跟员工可以做朋友吗?
● 如何塑造一个健康、高效的团队?

从个人贡献者到团队管理者,这无疑是职业生涯中的关键一跃。它不仅意味着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管理思维的革新。

作者基于20余年的管理经验,精炼出一套助力管理者跃升的“底层逻辑”,包括“心法”与“剑法”两部分。这套逻辑将会打破许多新任管理者甚至高级管理者的“俗知俗见”,引领他们走向更高效、更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推荐理由:

如今的管理教育已日益普及,为什么许多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仍难以取得成效?

为什么相同的资源,交给不同的管理者使用,结果会大相径庭?

为什么许多管理者会陷入无效工作的循环难以自拔?

为什么很多员工认为在工作中难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管理真正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作者在书中指出,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激活人,让人与事、人与资源的组合产出最大化。管理的好坏不应该由管理者自己评判,而应该通过结果检验和外部评价来衡量。


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作者对日常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深入阐述让管理产生绩效的8个基本概念,帮助管理者规避常见的管理陷阱、纠正错误的管理观念,提升管理效能,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经营思维和战略思维既是顶层领导经营公司、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思维,也是普通打工者拓展视野,挖掘潜力的重要法宝,相信《有效的经营者》和《战略思维》两书必能带领你的职场思维更上一层楼。

7.经营思维

推荐理由:
做正确的事,要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升华为“有效的经营者”。宋志平认为,“不是管理不重要,而是经营更重要。”尽管企业领导人首先必须是个经营者,但他也一直重申管理是硬道理,还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只不过要有人抬头看路,做正确的事,还要有人埋头拉车,正确地做事。宋志平是那种长期扎根企业的人,工作深入,喜欢学习和思考,他自己就是一位有效的经营者,书中大量的内容源自他的经营实践,应该说,由他提出有效的经营者这一命题,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他的观点还颇具辩证思维。

《有效的经营者》是宋志平众多著作中的一本代表作,集他40年的企业经营管理智慧和数百家企业调研的洞见、反思于一体,是他花了巨大心血写成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宋志平对有效经营者提出了五项任务,那就是:正确选择,有效创新,资源整合,创造价值,共享机制。这既是他的经验总结,也是他的理论贡献

8.战略思维
推荐理由:
本书着重介绍战略制定的九大思维,它们分别是:解决方案思维、客户任务思维、价值思维、终局思维、反脆弱思维、流量思维、共赢思维、智力资本思维、网络外部性思维。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企业经营的本质是处理各种信息,信息的数字化会给经营带来巨大的改变;第二部分分别介绍数字时代的九大战略思维,包括各个思维的定义、解释、培养和使用方法以及在数字时代中对战略制定的意义;第三部分介绍决定企业战略的九大要素,并详细分析九大思维和九大要素之间互相促进、有机结合的关系。同时,提出基于九大思维的战略制定评分系统,以及如何应用九大思维作为战略制定的思维工具。


发布人 | 郭倩倩   

责任编辑 | 郑琳琳  

部门领导 | 宁姗

点个“在看”,与世界分享你的态度!

个人感觉经营思维最难。它要求你不仅要懂管理,还要懂市场、懂财务、懂人心,这可不是光看书就能学会的,需要在实战中不断摸爬滚打,交不少学费才能有所领悟。

推荐一个课程,叫“得到”APP上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对培养商业模式思维很有帮助。

战略思维确实难,就像下围棋,高手能看到十几步后的局势,而我只能看到眼前几步。不过我觉得格局思维也挺难的,因为它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待问题,不容易啊!

我觉得最难培养的是战略思维。其他的思维方式,比如流程思维、管理思维等,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具体的技巧和方法来提升。但战略思维需要对全局有深入的理解,还要有预见未来的能力,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说到培养格局,我觉得读一些人物传记也很有启发,比如《史蒂夫·乔布斯传》,看看那些伟大的人物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

“你认为在不同的职业阶段,应该侧重培养哪些思维方式?例如,初入职场、成为管理者、走向高层等。”

初入职场,我觉得应该先培养流程思维和商业模式思维,了解公司的运作模式和行业发展趋势。等成为了管理者,就要注重带队思维和管理思维,学习如何管理团队和提升效率。至于走向高层,那肯定要重点培养经营思维和战略思维,从全局出发,制定长远规划。

针对“你认为在不同的职业阶段,应该侧重培养哪些思维方式?例如,初入职场、成为管理者、走向高层等。”这个问题,我补充一点,我觉得无论哪个阶段,格局思维和财富思维都应该持续培养,这是基础,决定了你的高度和眼界。

关于“你认为在不同的职业阶段,应该侧重培养哪些思维方式?例如,初入职场、成为管理者、走向高层等。”,我个人觉得初入职场,最重要是执行力,把上级交代的任务完成好。等到了管理层,再考虑那些复杂的思维方式也不迟。

补充一个,关于财富思维的,我觉得《穷爸爸富爸爸》也挺不错的,它让我对金钱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