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书单推荐:提升自我,有效经营

10月书单推荐,涵盖管理、经济、职场等领域,助你在假期提升自我,有效经营。

原文标题:10月书单| 和国庆假期一起诞生的书单!

原文作者:认识管理

冷月清谈:

本文推荐了15本涉及管理、经营、职场发展、危机公关、经济金融等领域的书籍,旨在帮助读者提升自我,在假期充电。

宋志平的《有效的经营者》探讨了如何从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强调经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有效经营者的五项任务:正确选择、有效创新、资源整合、创造价值和共享机制。

针对新任管理者的困惑,《跃迁:从技术到管理的精进之路》提供了一套“心法”和“剑法”,帮助管理者转变思维方式,提升管理效率。

《业务流程管理:穿越丛林》从实务角度讲解了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搭建科学的业务流程。

《银发经济:从用户出发的商业创新》关注银发经济,引导企业关注老年人群的需求,寻找新的商机。

《危机公关实战手册》提供了一套危机管理方法论,帮助企业应对危机,维护品牌声誉。

《职场跨越》强调个人价值的提升和个人品牌的塑造,帮助职场人突破发展瓶颈。

《这样开会更高效》针对如何提高会议效率,提供了实用技巧和案例。

《人才盘点(第3版)》探讨了如何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型为人才大国,强调人才盘点的重要性。

《HR转型:回归管理常识》解读了德鲁克的人力资源理念,强调HR的正确定位。

《理解迈克尔·波特》解读了波特的战略和竞争思想,如竞争优势、价值链、五力模型等。

《好战略,坏战略》探讨了如何制定和管理战略,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货币的祸端》揭示了货币与资本的运行规律,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介绍了技术分析的经典理论和实战技巧。

《价值观:反思危机,重建更好的世界》探讨了价值观危机,并提出了重建更美好社会的框架。

《可转债投资魔法书》重点讲解了可转债投资的择券策略。

怜星夜思:

1、书单中推荐的《有效的经营者》和《好战略,坏战略》都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你觉得在企业发展中,经营和战略哪个更重要?
2、书单中提到了不少关于个人提升的书籍,比如《职场跨越》,你认为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个人提升的关键是什么?
3、书单中有一本关于可转债的书,可转债作为一种投资产品,你认为它的优势和风险分别是什么?

原文内容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仍在工位的你是否已经做好国庆假期游玩攻略了!游玩之余、通勤路上随手翻开一本好书,会不会让你的假期更添色彩?常识君推荐15本好书,以下,Enjoy:

常识君|有话说

推荐理由:

做正确的事,要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升华为“有效的经营者”。宋志平认为,“不是管理不重要,而是经营更重要。”尽管企业领导人首先必须是个经营者,但他也一直重申管理是硬道理,还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只不过要有人抬头看路,做正确的事,还要有人埋头拉车,正确地做事。宋志平是那种长期扎根企业的人,工作深入,喜欢学习和思考,他自己就是一位有效的经营者,书中大量的内容源自他的经营实践,应该说,由他提出有效的经营者这一命题,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他的观点还颇具辩证思维。


《有效的经营者》是宋志平众多著作中的一本代表作,集他40年的企业经营管理智慧和数百家企业调研的洞见、反思于一体,是他花了巨大心血写成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宋志平对有效经营者提出了五项任务,那就是:正确选择,有效创新,资源整合,创造价值,共享机制。这既是他的经验总结,也是他的理论贡献


推荐理由:

不少新任管理者,甚至高级管理者都会有这样的困惑:

● 总觉得自己亲自动手比指挥别人去做效率更高,可控性更强。

● 担心自己的决策被质疑,或者下属的能力与影响力超越自己。

● 公司是不是家,领导者跟员工可以做朋友吗?

● 如何塑造一个健康、高效的团队?


从个人贡献者到团队管理者,这无疑是职业生涯中的关键一跃。它不仅意味着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管理思维的革新。


作者基于20余年的管理经验,精炼出一套助力管理者跃升的“底层逻辑”,包括“心法”与“剑法”两部分。这套逻辑将会打破许多新任管理者甚至高级管理者的“俗知俗见”,引领他们走向更高效、更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推荐理由:
本书从企业实务角度切入,聚焦“业务流程管理”这一管理体系,沿着卓越运营、组织转型、数字化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化阐释,旨在帮助企业使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来搭建业务流程。本书还通过对业务流程管理的发展历程和APQC PCF等国际性标准的介绍,以及对行业标杆企业实践案例的分析,澄清了常见的概念混淆和实务误区,以助力企业明确方向,“穿越从概念到实践的丛林”。


推荐理由: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前四个部分分别为“转变认知”“看见可能”“建立连接”“立新破旧”,作者依照企业推进新业务的四个阶梯一步步引导企业读者,感知用户的变化,描摹用户的特质,找寻连接的维度,并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迭代。第五个部分“他山之石”,作者精选了近年来的一些商业创新案例,并做了拆解和分析。本书站在“从用户出发”的角度,梳理了目前老龄、全龄人群用户的需求,旨在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身的产品和优势与银发经济相连接,并帮助企业降低试错成本,看见可能。


推荐理由:
每一次危机公关的发生都是有迹可循的,所有的危机都是潜伏的问题演变成风险的结果。危机管理的关键是把风险化解为问题,并予以解决。本书作者结合自身近20年品牌公关从业经历,沉淀出一套危机管理实战方法论,从危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危机响应6步骤、危机战备的A.C.T.行动模型、危机修复的3R模型到危机管理评估,帮助读者化解每一次危机。没有公司是完美的。每一位担心负面消息会影响公司和品牌声誉的人,都需要这样一本危机公关实战手册,帮助你和你的团队系统管理、从容应对危机。


推荐理由:

许多工作几年的职场人,在遇到个人发展问题时,总是习惯于“向外求解”,抱怨工作机会不公平、大环境不好、人际关系差······不可否认,一些问题的确现实存在,但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内在修炼”。资深管理咨询专家胡浩老师认为,在职场中,真正需要追求的不是在目前所在的单位或岗位上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而是不断提升我们的个人价值、锻造个人品牌。


《职场跨越》一书,通过认知突破、提升个人价值的15种实际做法和个人价值的5种能力修炼三个篇章,搭配案例和练习,系统化介绍突破个人发展瓶颈的价值型做法,帮助每个陷入迷茫期的职场人获得跨越式发展的能力,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7

推荐理由:
会议太多、冗长乏味、效率低下......几乎困扰着每个职场人和管理者,如何减少会议数量?如何提高开会质量?

本书针对开会主要环节涉及的核心问题——如何确定会议目标、如何策划会议议程、如何主持、如何汇报、如何发言、如何讨论、如何决策、如何做会议纪要——进行了深入拆解和分析,并基于众多企业的实践经验,提供了简单实用的场景案例和方法技巧。同时,本书针对常见的会议,如绩效沟通会、部门周例会、头脑风暴会、经营分析会、战略研讨会等提供了详细的开会指导,既是对开会方法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又是读者可以拿来即用的会议操作手册。

不论是有意提升领导力和管理能力的管理者,还是想提高沟通技能和个人影响力的职场人,本书都能为你提供职场精进的有效参考。

8
推荐理由:
在未来的数十年中,中国必须完成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大国的转型,这场转型深刻而艰难,却是中国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中国企业取得全球竞争优势的核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企业仅仅建立人力资源体系已经不能支撑新的转型,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人才盘点是整个人才管理体系中的连接器和驱动轮。它已经成为GE、IBM、福特、强生、联想等一大批全球优秀企业的zui佳实践。在第3版中,作者结合近5年的咨询实践,对组织盘点、人才盘点体系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如何开好人才盘点会等内容;增加了越秀地产的人才盘点实践案例。

本书为《人才盘点》的第3版,是禾思咨询10年来在人才盘点领域实践经验的总结,侧重介绍建设强有力的组织与人才管理机制,突出组织盘点。第3版重新梳理了人才盘点的体系,定义了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梳理了从战略到组织盘点到人才盘点再到人才战略(选用育留)的体系,并且站在CHO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人才盘点撬动组织变革、借势建设强有力的组织。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助力中国企业人才盘点实践的进步,从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理由
本书以德鲁克先生的人力资源理念为主线,通过对大师思想的解读和优秀企业实践的剖析,提出了中国企业HR转型的杠杆解:坚守正确的定位,从客户而非专业职能出发,从成果而非活动出发,从假设而非佳实践出发。


作者康至军跳出人力资源的专业局限,从更为宽广的视角采撷素材,通过大量的经典案例,对德鲁克近乎常识的理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脉络分明、层层递进、一气呵成。与热衷于介绍流行概念的图书不同,本书试图厘清中国企业HR转型之道,强调回归管理常识,启发读者的思考。


推荐理由:
本书是解读迈克尔·波特战略和竞争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竞争优势、价值链、五力模型、产业结构、差异化、相对成本……想在竞争中建立并长期保持优势,迈克尔·波特的这些竞争和战略思想是必须掌握的。

本书作者琼·玛格丽塔通过新的实例,整合了波特这些革命性的思想,并修正了以前对波特思想的一些错误理解,得到了波特的全面认可和支持。


11

推荐理由:
战略制定是公司经营的两大母题之一,一间公司要做到一心开二门,左手战略,右手组织,可见战略制定对公司的重要性。但如何制定战略,以及如何让战略落地,以保持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却是一直以来困扰各大公司的难题。

作者指出,所有可持续成功战略的基础都只有一个因素——逻辑一致的论证,它能将资源、能力和环境条件与期望的结果联系起来。作者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核心活动来制定和管理战略:视觉想象、正式表述以及建设性论证。

这些活动在书中通过苹果、沃尔玛等知名公司的实例和案例研究被加以说明,它们可以在任何组织中迁移和复用。


12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为陷入货币之网的我们,揭开货币与资本神秘面纱的经济通俗读物。从金银到纸币,从货币时代到信贷时代,从大通胀到魔法货币,货币与资本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的周期,它们在经济萧条与繁荣之间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究竟怎样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为什么面对货币的谜题,无数经济学家对其如此着迷而又忧愁满腹?

本书以新颖的方式讲述了与货币相关的故事,通过不同经济学派关于货币的认知探索了货币的本质。作者透过货币与资本的视角讲述了经济萧条与繁荣背后的故事,将西方当前卷土重来的通胀问题,置于货币演变史的背景之下,并探讨了21世纪的货币政策是否让西方陷入悬而未决的“认命时代”这一经济话题。


推荐理由:
由道氏理论大师罗伯特·D. 爱德华兹与技术分析之父约翰·迈吉写作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历经70余年,始终是技术分析领域的翘楚。本书第1版问世于1948年,现在更新到了第11版,仍备受推崇,全球发行数百万册。这部经典巨著图文并茂,汇聚了查尔斯·道、理查德·沙巴克、罗伯特·D.爱德华兹、约翰·迈吉等人的经验和智慧,并由W.H.C.巴塞蒂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更新。第11版详解了道氏理论、反转模式、整合形态、通道与趋势线、商品图表分析,并介绍了选股策略、投资组合管理及风险管理等实战技巧,帮助所有投资人奠定技术分析的深厚基石。

第11版在编辑暨共同作者巴塞蒂的精心安排下,变得更加简洁和清晰,不仅完整保留了内容价值与优点,也让投资人更易于阅读、理解。同时,通过更新的案例与图表,让市场行情从上个世纪顺利延伸至21世纪的当下,也再次验证了这部技术分析经典历久弥新。


推荐理由:
什么是价值?我们如何从市场价值定义我们的个人价值?如何将可持续性融入到决策中,我们将如何从Covid-19的灾难中走出来,建设一个更加平衡的社会?价值观将是一个精明、微妙和前瞻性的宣言,旨在解决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和更多问题。

在担任七国集团(G7)央行行长的12年中,马克卡尼目睹了公众对精英、全球化和技术的信任的崩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以及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的惊人威胁。在价值观方面,他将借鉴过去十年的动荡,探讨这些挑战最终如何反映价值观的共同危机。揭示价值如何和为什么决定我们的生计、身份和可能性,马克·卡尼将为在一个为所有人服务的后Covid世界中建立经济和社会所需的变革提供框架,为个人、企业和政府确定新的前进道路,并预示一个重视重要事物的社会;恢复了人类社会。

阿拉贝拉派克说,马克的书有潜力重塑和重新定义未来。每一句话都有勇气、智慧和活力。一个鼓舞人心的,不可分割的焦点是我们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我们一直在从一个市场经济向一个价格就是一切价值的市场社会微妙而无情地转变。Covid危机可能有助于扭转这种关系,使公共价值再次塑造私人价值。近几个月来,我们一直把健康放在首位,并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社区而不是独立的个体。现在,通过从金融业走向繁荣,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经济体为所有人服务并可持续发展


推荐理由:
转债投资已经越来越倚重择券能力,甚至可以说择券决定成败。背后是近些年来转债市场的壮大与股市风格的演化。转债品种还有其特殊性,传统上,转债投资群体以债为主,波动特征却与股更近。但是转债作为衍生品,择券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股票更多。而且,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转债择券也要因时制宜、更加思辨。
我们强调,有效的择券需要投资者对转债和正股反复权衡,尽可能地放大确定性带来的回报、控制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在已知与未知、可知与不可知之间寻找交点。当然,我们也会在本专题中为大家介绍一些方法和心得,包括牛熊市下的操作经验和三种重要的择券思维等。


发布人 | 郭倩倩   

责任编辑 | 郑琳琳  

部门领导 | 宁姗

点个“在看”,与世界分享你的态度!

我认为两者都很重要,而且相辅相成。好的战略需要有效的经营来落地,有效的经营也需要好的战略来指导。

关于“可转债作为一种投资产品,你认为它的优势和风险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优势在于它兼具债券和股票的特性,既有一定的保本作用,又可以分享股票上涨的收益。风险在于如果正股下跌,转债的价值也会跟着下跌。

我觉得保持好奇心也很重要,对新事物保持好奇,才能不断探索,找到新的机会和方向。

打个比方,战略就像灯塔,经营就像航船。灯塔指引方向,航船负责航行。两者缺一不可。

个人觉得战略更重要一些,战略是方向,经营是方法。方向错了,方法再好也白搭。

对于“可转债作为一种投资产品,你认为它的优势和风险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优势在于T+0交易,可以灵活操作。风险在于转债的流动性不如股票,交易量较小,可能会面临交易困难的情况。

我认为是持续学习的能力。时代变化太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节奏,不被淘汰。

补充一下,可转债的风险还包括强赎风险,如果正股价格持续上涨,发行公司可能会提前赎回转债,限制了投资者的收益。

我觉得是适应变化的能力。现在很多行业都在转型,要能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