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入门:C1押金卡风控问题解析及解除实操

C1信用卡风控问题及解除方法:避免境外IP登录,提供itin等身份证明,华美Bank Letter可作地址证明。

原文标题:美卡入门 | ? C1押金卡和信用卡风控问题和解除风控实操

原文作者:青蛙飞旅

冷月清谈:

本文分析了C1信用卡容易触发风控的行为,并提供了解除风控的实操案例。容易触发风控的行为包括:过早或频繁登录App,尤其是在境外IP下登录;使用代理服务器登录;以及初期缺乏美国本土消费记录。文章以作者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如何通过联系客服、获取信件指示、最终通过传真itin原件解除风控的过程。案例中,作者强调了及时与客服沟通、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以及注意IP地址的重要性。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华美银行的Bank Letter可以作为地址证明文件。

怜星夜思:

1、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大家觉得还有哪些行为可能触发C1信用卡的风控?
2、文章中提到使用中国IP操作不如美国IP安全,这个说法大家怎么看?
3、除了华美银行的Bank Letter,还有哪些文件可以作为地址证明?

原文内容

点击公众号👇,关注我们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我们讨论群。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


广告时间:

小蛙团办,欢迎后台咨询~

1.汇丰卓越理财+信用卡

2.中信新户刷免大白



美卡入门系列可以看小蛙之前写的系列:

美卡入门系列 | 往期回顾:






1

c1风控问题分析

从0到1这个系列出来以后,很多读者跟随小蛙的教程完成了美卡入门的准备材料,并且成功拿到了c1信用卡,然而就在兴奋劲头还没有过去的情况下就遭遇了c1风控问题。有些小伙伴卡都拿到了但是就是无法激活,必须接触风控才能激活,欲哭无泪。


2

c1风控可能行为

1. 登录app。

没错,这是触发风控最容易得条件,有些小伙伴会对小蛙说不登录app怎么查看相关信息呢,我都习惯了用app手机不离手。但是读者小伙伴们要想一想从银行视角来看:这群人只是刚有一个地址(租用的地址大概率已经有人用过了所以银行系统看来就是跟其他用户挤在一个地址里面),刚办了一个itin的奇奇怪怪的外国人,然后下卡了就跑到其他国家登录app(要知道app获取信息的功能很强大,享受服务的同时底细也被银行看光了)。

尤其是没有拿到卡就注册网银然后天天登录app的更是高危操作!!!

c1的邮件是很详细及时的,完全可以前期通过邮件电话来沟通,不要随便登录app!

2. ip问题。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登录app的时候会要求输入验证码,其实这背后已经隐藏了银行不信任需要验证来核对一下。一般来说用科学上网的环境来操作app是最容易触发风控的,最好是双isp美国家宽,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甚至中国ip去操作也不容易这么触发验证码机制。


3. 消费习惯问题。

卡的消费一开始尽量想办法创造一些美国消费,比如美区购物网站、游戏网站或者美区apple store消费,如果一开始就是在一个遥远国家消费,总是有点不太好。

以上是小蛙针对一些可能的风控做的分析,可能并不全面也不一定是对的,小蛙会继续持续探究这个问题。

总有人说C1风控是玄学,实际上并不是,银行的风控都是在出过问题的点上去做处理总结强化,是血与泪凝结的规则,小蛙还是相信这套体系很严谨很科学的。



3

c1风控解除实战

前面说了这么多,有些小伙伴已经是风控了怎么办呢,小蛙这里分享一次解除风控的实际经历给大家。

1. 发现风控

小蛙登录app查看账单的时候,发现了账户里面有了风控的标识。看到这些之后小蛙发现有一条短信,要求在链接上传信息来核实身份,但是链接已经过期了。这时候小蛙尝试给c1打电话(通常风控了都会要求联系一个电话)然后接入客服,通常来说一开始的客服都是普通客服,他们解除风控要求提供的文件都是美国政府发给非云居民的证件(比如ssn、驾照),itin是不行的,所以这里要求转接高级客服,告诉他们没有ssn也没有驾照。

然后高级客服说已经发了一个实体信件告诉小蛙解除风控需要上传的资料和步骤(当然了中间打电话出现了各种问题,很多时候都在听音乐,或者客服说了一些无用的话)。

2. 解除风控

小蛙后续联系房东找了一下果然找到了这封信件(美国房东效率真的不敢恭维,完全不考虑小蛙度日如年的心情!)。结果扫描信件之后里面提示提供itin做验证就可以了!!!小蛙看到之后也是很激动,但是激动之余也是平复了心情,房东的效率如果让他转寄过去可能黄花菜都凉透了,所以小蛙这里选择了用自己的itin原件直接传真过去。

一通百度谷歌操作之后终于完成了传真,C1也回复表示确实收到了,小蛙悬着的心下来了一点点。就在这样的忐忑不安当中,过了五天发现风控真的解除了耶!

这里再提供一个经验:有时候客服会发一个地址直接上传信息,这时候千万不要科学上网去操作,总有人说C1对ip不敏感。可能C1之前真的不敏感,但是现在时代变了。

小蛙的这个纯属个人经验,也有要了地址证明的,这种时候推荐小蛙的华美哦,可以开具Bank Letter,这个账单就是完美的地址证明!

我觉得频繁的大额消费,尤其是在一些高风险商户(比如赌场、夜店)消费,很容易触发风控。毕竟银行会担心你的还款能力,以及是否存在洗钱的嫌疑。

我听说如果你的信用记录突然出现大的波动,比如短时间内申请了多张信用卡,或者负债率突然升高,也可能引起C1的注意。

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毕竟你申请的是美国信用卡,长期在中国使用,银行可能会怀疑你是否真的在美国居住,从而触发风控。

我感觉主要还是看使用习惯吧,只要不是那种特别敏感的操作,比如大额转账、修改个人信息之类的,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关键还是保持消费习惯的稳定性。

这方面还真不好说,说不定银行的风控系统会根据IP地址判断你的风险等级。稳妥起见,还是尽量用美国IP操作比较保险。

会不会和关联账户有关?比如你的其他信用卡有逾期记录,或者关联的银行账户资金流水异常,都可能被C1认为是风险因素。

有的银行也接受美国邮政局的地址变更确认信作为地址证明,这个可以去邮局官网申请。

如果你是学生,还可以用学校发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学生证来证明你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