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酒店699元送你体验开飞机:八达岭圆梦飞行,顺道吐槽北京“美食荒漠”

美团酒店券竟能体验开飞机?作者亲驾八达岭阿若拉SA60L,高空俯瞰长城,再顺手吐槽北京美食,直言杭州美食更胜一筹!

原文标题:还说不值?住酒店送你开飞机

原文作者:帅帅说卡

冷月清谈:

文章记录了一次令人兴奋的八达岭低空飞行体验,这得益于一张美团酒店与北京八达岭希尔顿逸林酒店的联名房券。这张价值699元(现730元)的房券,不仅包含一晚住宿,更附赠一次原价千元的飞行研学体验,实际入住成本被大大分摊,让作者直呼超值。体验在八达岭机场进行,这里也是知名电视剧《玫瑰的故事》的取景地。作者驾驶的是国产轻型运动飞机阿若拉SA60L,教练会进行起飞和辅助降落,而飞行中大部分时间可由体验者亲自操作,完成左右盘旋、转弯等动作,整个“驾机”过程持续约10分钟,空中可远眺八达岭长城,带来独特的视角与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文章还分享了预约、交通等实用信息,并指出额外飞行时间或视频拍摄可议价购买。

然而,这趟北京之行并非全程尽兴。作者接着对所谓的北京“美食”展开了犀利吐槽。从聚宝源的涮肉、爆肚的清煮配麻酱、陈记卤煮的咸口,到全聚德的烤鸭(评价尚可但连锁店遍地),以及让人失望的炸酱面,帅帅表示除了烤鸭,其他菜品均未达到预期,尤其对北京菜中大量使用麻酱的习惯感到“腻歪”。他强烈感受到北京是个“美食荒漠”,并将其与同样被贴上此标签的家乡杭州进行了对比。作者认为,相较于游客追捧的杭州“名菜”,杭州本地人日常食用的家常菜品,如梅干菜扣肉、茭白炒三丁、蒸钱塘江白条等,更加地道美味。这次美食体验让作者有些“破防”,但也呼吁北京的小伙伴们推荐真正的本地美食,期待下次再去北京游玩时能有不一样的味蕾体验。

怜星夜思:

1、文章里提到这种轻型运动飞机让普通人也能体验飞行,大家觉得未来在中国,像考取小型飞行执照或者玩私人飞机这种事,门槛会越来越低吗?普通人有机会拥有自己的“空中座驾”吗?
2、作者对北京美食的吐槽有点狠啊,特别是提到麻酱和爆肚。大家觉得北京有哪些被“误解”或者被外地游客“错吃”的特色小吃?有没有什么私藏的本地神仙店铺能推荐一下?
3、文章对比了游客视角和本地人眼中的美食,比如杭州西湖醋鱼。大家觉得在旅游时,怎样才能更好地避开‘游客餐’,真正尝到当地人喜欢地道风味?有什么小技巧吗?

原文内容

人生在于体验。23年帅帅拿到了,从此大海深处不再遥不可及;今年又,体验了一把速度与激情。这海里游了,路上飚了,接下去得上天了吧?


潜水和跑赛道距离普通人都不远,但开飞机这事就有难度了。不过,美团酒店给了这次机会。



今年上半年美团酒店推过一波北京八达岭希尔顿逸林酒店的房券,券后699元,但是含一次八达岭机场低空飞行体验研学!



帅帅把这次体验剪了个视频,小伙伴们凑合看:



这个飞行研学体验,官方售价要1000元左右,团购也要599元,这么算的话住个酒店相当于才花了100元,所以别再说美团酒店的房券不值了。正因为超值,所以帅帅当即就下单了。



帅帅平时推房券,自己也是真囤真用,到现在还有十多份房券等着用。



说回这开飞机。八达岭机场估计很多小伙伴不知道,但如果你看过前段时间的热播剧《玫瑰的故事》,一定会对这里很熟悉。没错,这里就是黄亦玫考飞行执照的拍摄场景,而帅帅这次驾驶的,也正是剧中的同款机型。



这款飞机为国内企业山河科技自主研制的轻型运动飞机,型号为阿若拉SA60L。空重只有35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为22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18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4000 米,最大航程为1200千米。



飞行体验需要先联系机场客服预约时间,因为受天气影响还是蛮大的,恶劣天气肯定是飞不了。不过帅帅运气不错,预约的那天天气晴朗,能见度也很高,可以正常飞行。


到达机场(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登记、排队、过安检。然后就可以进停机坪等待飞行了。



上了飞机,教练会先对驾驶舱的每个按钮和仪表进行一番介绍。权当了解吧,实际也无需你来操作,除非你之后想考飞行执照。



介绍完毕后等待,接到塔台指令后就可以起飞了。起飞完全由教练操作,因为飞机又轻又小,所以起飞时的感觉和坐普通客机完全不同,都没反应过来,已经开始爬升了。



起飞之后,可以远远的看到八达岭长城,不过长城那块属于禁飞区域,飞一段就掉头了。待飞到一定高度,教练会把控制权交到你手上,你可以通过驾驶杆自由控制飞机。


左飞、右飞、转弯。驾驶杆非常得灵活,指哪打哪,所以千万不要太用力。爬上和下降会有一定的失重感,不过比坐过山车好多了。



玩得差不多了,就该降落了。和起飞不同,降落是由你来完成的,教练辅助。帅帅还是有点紧张的,谨遵教练指令,最后顺利降落。



整个飞机体验,差不多10分钟左右。基本也够玩了,怎么说咱也算是驾驶过飞机的人了。当然财力允许,你也可以额外付费选择半小时、1小时的体验。悄悄说一句:费用可以砍价,大刀拿出来。包括安装在驾驶舱的Gopro所以拍摄的视频,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购买,这个也可以砍价。


飞行体验就聊到这,帅帅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北京周边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一下,价格也不算贵。清河站坐个三十几分钟的高铁到延庆,打个车就能到机场。目前这款套餐还有,券后是730多,比上年涨了30多块。不过帅帅觉得还是划算的。(多拍几份,凑单用券后退掉多余的)


先领券



晚上如果住延庆,还能再去爬个八达岭夜长城。凉快,人少,更漂亮。到了长城才发现所谓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其实考验的不是体力,而是膝盖。因为长城的阶梯每一阶的高度都不一样,而且有些地方真的非常陡峭,太废膝盖了。



好,美好的体验结束了,现在,帅帅要开始吐槽北京的“美食”了。北京的小伙伴别破防哈,毕竟帅帅所在的杭州也是著名的美食荒漠,可以算是难兄难弟(此处求生欲爆棚)。


开完飞机,在延庆吃了“峨眉酒家”,这一顿是真的不错。



只是没想到开始即巅峰,之后的北京美食之旅,实在是让人……


去北京之前,帅帅没少做美食攻略,聚宝源牛街店的涮肉,和平门全聚德的烤鸭,前门大街的陈记卤煮小肠,后海银锭桥的爆肚张,方砖厂的北京炸酱面。我就这么说,除了烤鸭能一战外,别的都很一般,至少没有想象中的好吃。



先说涮肉,聚宝源牛街店是排队大户,动辄能排上百桌。还好提前取了号,等了10分钟就吃上了。羊肉还不错,但是这我这南方人可能吃不惯麻酱,羊肉裹满麻酱,第一口满嘴香,第二口到位了,第三口就有点腻了。最后肉都没吃完。



这一顿直接导致接下去几天的几家涮肉店(南门涮肉、新京熹白塔寺店)打卡计划取消。感觉吃牛羊肉还是得沾沙茶酱,之前在潮州吃官塘兄弟和老迹,鲜牛肉蘸沙茶酱,吃再多肉都不腻。


再说这爆肚。吃之前听这名字,感觉应该是猪肚或者牛百叶爆炒,咸辣鲜香。上了菜才知道,这不就是白水煮?那为啥叫爆肚?和我自己用白水煮或者吃清汤火锅涮一下有何区别?食材是不错的,够新鲜,但又是蘸麻酱,没两口又腻了……



轮到卤煮了。吃之前也是很期待的,前门大街的陈记卤煮小肠,虽然是网红店,但本地人也说味道不错。卤煮,顾名思义就是卤味,小肠、牛肺、豆干一锅卤煮。味道呢,就是普通卤味,有点咸,不配点饮料有点齁嗓子。



再说这烤鸭,和平门全聚德这家店的出品还是可以的,也是几顿吃下来唯一觉得味道还不错的。



但是现在全聚德都开遍大江南北了,帅帅家附近就有一家。不是老饕,不同店是真吃不出太大差别,你要是专程去打卡,我觉得没什么必要。更何况无论是全聚德还是四季民福,都是排队大户,动辄排队1-2个小时。大董听说不错,但现在也连锁了,没必要去北京吃。



至于炸酱面,嗨,不说了。刚今天中午去吃了咱这的炸酱面,那是真好吃(久久面馆):



北京是帅帅唯一不想“吃”(旅游是不错的)第二次的城市,像别的城市,都有让我萦绕于心的美食,去了肯定得再去吃。比如广州万年酒楼的烧鹅,呼市的泽成冰煮羊,潮州的官塘兄弟,西安的油泼面等等。



之前一直听说北京是美食荒漠,身处著名美食荒漠杭州的我一直不信,这下我信了。但两座美食荒漠一对比,倒不是癞头儿子自家的好,杭州还真是要比北京好一些。


比如说上文这些美食,北京小伙伴平时也吃;但说到杭州著名美食,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之流,本地真没人吃。帅帅活了几十年,这些杭州美食都只吃过一两次。



平常老百姓吃什么?以杭州萧山为例,梅干菜扣肉,菜蒲头河虾汤,茭白炒三丁、冬瓜蒸咸肉、笋片腌白菜汤等等,这才是生活的味道,也是外地游客很少点的真正美食。



选择在外面吃,杭州好吃的店也不少。福源居的脆皮大肠,群乐的红烧肉,117的牛里脊拌川,南丰的蒸米鱼,凤凰山庄的土鸡,西湖国宾馆的醉虾等等。



而且东南沿海还有靠江靠海的buff,随便捞点江鲜、海鲜上来清水煮或蒸一下,沾点米醋酱油就很好吃。蒸钱塘江白条,梅干菜蒸江鳗,蒸梭子蟹,道道都能打。



有这么多好吃的,真就别追着西湖醋鱼吃了。当然,从游客视角来评价当地的饮食,肯定是不公平的,所以北京的小伙伴,要是有啥好吃的菜,一定要推荐给帅帅和读者小伙伴们呀。毕竟北京太好玩了,下次我还来。



帅帅这个飞行体验确实很划算!我在预订酒店或机票时,通常会关注航空公司或酒店集团的联名信用卡权益、会员专属优惠以及各平台的“闪购”或“限时抢购”活动。尤其是一些新兴旅游目的地或非热门出行时间,可能会有惊喜。例如,低星级酒店有时会与当地景点合作推出“住宿+门票”套餐,价格往往优于分开购买。判断是否超值,除了看价格,还要考虑体验质量和个人需求匹配度,并非盲目追求低价。比如,如果我对飞行本身没兴趣,即使酒店近乎免费,也未必是我的“超值”。

从通用航空发展的角度看,这类飞行研学项目是很好的市场教育和文化推广。随着国家对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和监管体系的完善,相信会有更多合格的运营商进入。安全性方面,民航局对通航运营资质、飞机适航、飞行员执照、维修标准都有严格要求,像八达岭机场这种老牌基地,通常都有成熟的SOP。普通大众获取私人飞行执照(PPL)的费用,目前国内普遍在20-30万人民币左右,主要包括理论学习、飞行实训和考试费用,时间大概需要几个月到一年。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这种超值的“羊毛”简直是旅行的惊喜!我上次去泰国,也是在OTA上订了一个海岛酒店,结果送了一个浮潜一日游,还带午餐。本来这个一日游自己单独订也要好几百块。就相当于酒店打了N折!我薅这种羊毛的经验是:多关注那些“大促”或者“新品首发”的套餐,很多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且要仔细看套餐详情,特别是那些小字说明,很多福利都藏在里面!

关于低空飞行体验,我觉得肯定会越来越普及!现在大家不都追求“与众不同”的旅行体验嘛。以前是潜水、蹦极,现在能开飞机简直是最高级的炫耀了。安全性嘛,文章里也说了有教练全程陪同,我觉得只要是正规机场和公司,应该比新手自己开车还安全。至于考执照,听说是几十万起步,对普通人来说门槛还是很高,估计只能过过干瘾了。但能搭着酒店套餐体验一下,真的血赚!

哈哈哈,买一送一甚至买一送多的感觉真是太棒了!我上次定了某高端酒店的周末套餐,结果他们送了一次SPA体验+一顿下午茶,加起来感觉比我付的房费还贵!这种羊毛嘛,我一般会去蹲守各大旅游博主的推荐,他们经常会挖掘这种隐藏福利。还有就是关注酒店的官方公众号和小程序,很多时候独家优惠只在自营渠道发布。不过有个小技巧就是,下单前要快速对比一下拆开买和套餐价哪个更划算,别被所谓的“优惠”概念给唬住了,有时候分开买反而更便宜呢!

哈哈,北京是不是美食荒漠,这个绝对是月经话题!:joy: 我作为北京土著,必须得说,虽然传统小吃确实有点被“妖魔化”,但真不是荒漠!问题是你们都去游客店啊!比如涮肉,聚宝源确实排队厉害,但像东直门的老门框爆肚也是不错的!卤煮的话,小肠陈是名气大,但味道……你们可以试试炒肝儿,焦圈儿豆汁儿这些,虽然豆汁儿是真正的“鉴别器”。想吃地道的,你得去胡同里,找那些没名字、只有几个桌子的苍蝇馆子,或者早上去早市转转。别老盯着烤鸭、炸酱面,尝试下炒疙瘩、芥末墩儿、门钉肉饼呀!

哈哈,开飞机!我连驾照都没敢考。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新鲜体验真的能给旅行加分不少。普及肯定是趋势,但我觉得价格会是最大的拦路虎,除非技术进步让飞机变得跟电动车一样便宜。安全性方面,我倒是有点担心,毕竟在天上,万一有个闪失……所以我可能会选择坐教练旁边,让他飞就好,我负责尖叫和拍照。考执照就算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坐高铁吧,哈哈哈。

针对‘人生初体验’与‘传统吃住’的旅行偏好,这其实反映了消费者对旅行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从体验经济学角度看,前者更侧重于不可复制的独特记忆和个人能力拓展,其溢价来源于稀缺性和精神满足感;后者则关注舒适度、服务品质以及对已知美好的重复享受。我的个人倾向是,在经济能力范围内,会优先尝试那些能够带来认知突破和感官冲击的新体验,因为这些往往能带来更长远的记忆价值。但同时,也会确保基础的吃住品质,毕竟身体是体验的本钱嘛。

‘美食荒漠’这个词对北京确实有点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感觉。我觉得问题里提到的游客视角和本地口味差异非常关键。比如文章里提到‘麻酱’,北方很多地方都爱用,但南方人可能确实不习惯厚重的花生酱味。而且,好多地方的真正美食都藏在小巷子里、老店里,游客往往只跟着攻略去打卡那些名气大但口味可能已经‘游客化’的店。我在西安跟着攻略去吃了几次肉夹馍,总觉得差点意思,后来本地朋友带去一家巷子深处的老店,那味道才叫地道,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所以,不能只看‘网红店’定论一个地方的美食水平。

愿意尝试,但也要看具体情况。这种小众体验确实能带来不同的感受,是生活的调味剂。但也要评估一下安全性、费用和投入产出比。比如开飞机听起来很酷,但如果只是短短几分钟的体验,费用又很高,可能就不太划算。我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让我深入了解一项技能或文化,并且相对安全的体验。旅行的意义在于拓宽视野和内心,而不是盲目追求“刺激”。

你提到低空空域和通用航空,这块咱们国家近几年一直在积极推动。政策层面,从2010年开始,国家就逐步放宽了低空空域管制,比如在特定区域实施报告空域、监视空域等措施,方便通用航空器飞行。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除了旅游体验,轻型飞机未来在应急救援、物流运输(比如偏远地区投送)、农林作业、飞行员培训甚至个人通勤方面都有巨大潜力。当然,普通人考飞行执照门槛还是有的,体检、理论学习、飞行实训,花费也不菲,但也并非遥不可及,很多地区都有专业的飞行俱乐部或航校提供培训。

这事儿确实挺主观的。我觉得评价美食,首先要看它是不是“地道”,有没有保留它原本的特色。其次,要结合自己的口味偏好,比如你平时不爱吃甜的,就别硬去吃广东甜品。文章作者南方人吃不惯麻酱,很正常。我通常会提前看些本地美食博主的推荐,更贴近当地人日常的口味,避开专门给游客的“网红店”。带着一点点好奇心去尝试,但也不强求自己爱上,毕竟“众口难调”嘛。

关于地域美食的评价,我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相对主义问题。每种食物都在其特定的地域和历史背景下形成,承载着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和情感。我们所谓的“好吃”或“不好吃”,往往是基于自己已有味觉经验进行判断。客观上食材新鲜度、烹饪技艺是可以评价的,但主观上对风味的接受度则因人而异。所以,去尝试异地美食,不妨把自己当成一个“味蕾探险家”,带着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感受文化差异带来的多样性,而非简单地进行好恶评判。

哈哈,我深有体会!上次去重庆,硬是没去那些麻辣xxx火锅,就跟着一个当地出租车司机去吃了他们家附近的小面,那味道才叫一个绝!我发现一个诀窍:就是问那些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比较闲聊的本地人(比如公园里下棋的大爷大妈,或者早点铺的老板)。他们往往会告诉你一些隐藏了几十年,只有老街坊才知道的宝藏小店。而且,不要问“哪家最好吃”,要问“你们平时都去哪吃”,这个问法很重要!

说到这个,我之前在台湾住过一个特色民宿,老板自己是陶艺家,房费里就包含了半天的陶艺体验课。虽然我手残得一塌糊涂,但做出来的碗带回家,每次看到都觉得比买的更有意义。关键是陶艺店里学一次也要几百块钱,这么一算,感觉是薅到羊毛了!现在旅游除了吃喝玩乐,能学到点什么、体验到点什么,确实更让人印象深刻。

哈哈,我就是那个『你不懂』党!博主是南方人,对麻酱这种北方涮肉的灵魂伴侣不适应太正常了,这真不是北京涮肉的问题,是口味差异。爆肚那东西吃的就是原汁原味的脆爽,蘸麻酱+醋蒜汁才是正解。至于炸酱面,每个北京人家里都有自己的配方,外面的网红店很难做到那个『家』的味道。作为游客想吃『真饭』?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问路边的大爷大妈,或者看哪家店里全是本地老人,准没错!他们嘴最叼,也最知道哪儿是老味道。

影响肯定有啊,但因人而异吧。像我,看完《疯狂动物城》就特想去迪士尼乐园,看看里面的动物城是不是还原度超高,那不是某个具体的地点,是整个氛围。最近看《繁花》,对黄河路和進贤路那些老上海的精致小馆特别好奇,已经在计划去上海的时候找几家尝尝了。我觉得影视作品更大的影响是『种草』,至于最终会不会去,还得看行程、预算和实际的时间安排,不是所有被『种草』的地方都能立刻拔草的。

从美食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对一个城市美食的评价,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味觉判断,它深受个人味蕾偏好、成长经历、文化背景乃至社交媒体舆论的影响。当我们评价“招牌菜”时,我们可能在评价其历史沉淀和仪式感;而评价“日常味道”时,则更多触及当地人的生活肌理和饮食习惯。作者的体验恰好反映了这种主观性与文化差异。他的“失望”,可能源于对北京饮食文化缺乏深度理解,或者其预设的“美味”标准与北京本土的味型存在偏差。要真正理解一个城市的美食,需要超越表层,去探索其背后的人文故事和风土人情,而不是简单地以“美食荒漠”一概而论。

关于旅行和消费中的价值最大化,我有几点建议。首先,跨平台比价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关注限时促销或“闪购”活动,尤其是一些订阅制的会员服务(如文中所提到的美团房券)。其次,利用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惠活动,例如特定日期或特定商家的满减、返现。第三,对于附加服务,如作者提到Gopro摄影视频,进行适度议价是合理的市场行为,尤其在非标准化的服务领域,显示出你的购买意愿但又不轻易接受原价,往往能争取到更多优惠。最后,保持对不同平台优惠信息的敏感度,以及善用“组合拳”策略(如积分+优惠券+银行活动),是实现“薅羊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