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云栖大会:AI通往ASI,开启“碳硅共生”新时代。
原文标题:2025阿里云云栖大会:从“云智一体”到“碳硅共生”的战略演进
原文作者:牧羊人的方向
冷月清谈:
怜星夜思:
2、阿里云提到的“碳硅共生”概念,听起来很酷也很有哲理。除了文章里说的具身智能或机器人,大家觉得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碳基生命”(人类)和“硅基技术”(AI与计算)的真正融合还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会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3、文章里提到AI Agent会“重塑软件应用形态”,甚至说“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这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或者应用开发者来说,具体意味着什么呢?未来的应用会和我们现在用的大不相同吗?
原文内容
刚刚在杭州云栖小镇落下帷幕的2025年阿里云•云栖大会,无疑是本年度全球科技领域最受瞩目的盛会之一。大会于9月24日至26日举行,以“云智一体•碳硅共生”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AI)如何从前沿概念加速渗透至产业核心,推动新一轮的生产力变革。
9月24日,以“云智一体•碳硅共生”为主题的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盛大开幕。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开幕式上宣布,阿里云已完成全栈AI体系的重磅升级,并首次系统阐述了通往超级人工智能(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
1、通往ASI的三阶段蓝图
吴泳铭指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他提出了三阶段演进路线:第一阶段是“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第二阶段是“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这是行业当前所处的阶段;第三阶段是“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主学习,最终“超越人”。
为支撑这一宏大愿景,阿里巴巴正在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远期规划到2032年,其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
2、从“云智一体”到“碳硅共生”的战略演进
本次大会的核心议题紧密围绕AI技术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展开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其主旨演讲中,不仅阐述了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乃至超级人工智能(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更强调了AI作为下一代操作系统的核心地位 。这一判断为阿里云的整体战略定下了基调。
-
“云智一体”的深化: 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架构,更是一种服务模式的变革。阿里云致力于将复杂的AI能力,通过高度集成的云平台,转化为像水电煤一样易于获取的公共服务 。这意味着从底层算力基础设施到上层大模型应用,实现全链路的优化与协同,最终目标是推动AI从“炫技”走向真正的“生产力” 。
-
“碳硅共生”的远见: 该主题首次被提升到战略高度,寓意着以碳基生命(人类)的智慧与硅基技术(AI与计算)的融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协作范式 。这预示着未来的技术发展将更加注重人机协同的效率与伦理,探索Agentic AI、Physical AI(物理AI)等与物理世界更深度交互的智能形态。
大会通过三大主论坛、超过110场技术分论坛和4万平方米的智能科技展区,系统性地展示了阿里云在这一战略下的全栈技术布局与实践成果。
3、重塑未来的十大技术亮点
基于对大会发布内容和技术议题的综合分析,提炼出以下十大最关键的技术亮点,它们共同构成了阿里云面向智能时代的技术图谱。
作为“云智一体”的基石,阿里云发布了对其AI基础设施的全面重磅升级,这是一次从底层到顶层的体系化进化 。
-
核心功能与实现:本次升级涵盖了从底层自研芯片、单柜支持144个计算节点的高密度AI服务器、高性能网络(HPN)、分布式存储,到大规模智算集群和人工智能平台PAI的全链路技术栈。通过软硬件协同优化,阿里云旨在为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提供极致的性能、弹性和性价比,显著降低AI应用的门槛。例如,其智算集群作为一个面向AI的高性能计算平台,能够为电商、金融、医疗等行业提供灵活可扩展的算力服务。
-
应用场景:支持千亿乃至万亿参数级别大模型的训练,加速AIGC、科学计算、自动驾驶等复杂AI应用的研发与落地。
通义大模型家族迎来了自诞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升级,标志着其能力从通用走向专精,从云端走向更广泛的场景。
-
核心功能与实现:大会发布了通义大模型的新版本,在多模态理解与生成、代码能力、视频生成等多个维度上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更关键的是,阿里云宣布开放超过300个模型,包括新发布的Qwen3-Omni、Qwen3-VL(视觉语言)、Qwen3-Coder(代码)等多个模型版本,极大地繁荣了开发者生态。
-
应用场景:企业可以基于开源的通义模型进行微调,快速构建专属的智能客服、代码助手、内容创作工具、工业设计辅助等应用。
AI Agent(智能体)成为本次大会的绝对焦点,被视为重塑软件应用形态的核心力量。
-
核心功能与实现: 阿里云展示了构建和部署AI Agent的工具链与平台能力。AI Agent能够自主理解复杂任务、进行规划、调用工具(APIs)并执行,最终完成目标。这背后依赖于大模型的强大推理能力、记忆机制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能力。阿里云可能发布了新的API接口,以简化开发者创建Agent的过程 。
-
应用场景: 智能旅行规划助手、自动化财务分析报告生成器、能自主管理服务器运维的DevOps Agent等,将人类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本届大会中发布《AI原生应用架构白皮书》,定义AI原生应用架构,涵盖模型、应用开发框架、提示词、RAG、记忆、工具、网关、运行时、可观测、评估和安全等关键因素。
作为“碳硅共生”理念的具体体现,具身智能与物理AI(Physical AI)的探讨预示着AI的下一片蓝海。
-
核心功能与实现:尽管尚处早期,大会展示了阿里云在机器人、物联网(IoT)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AI融合探索。通过将大模型作为机器人的“大脑”,结合多模态感知与控制技术,让机器人能够理解物理世界并执行复杂操作。这需要强大的云边协同计算架构和实时数据处理能力。
-
应用场景:智能制造产线上的协作机器人、能执行家庭服务的仿人机器人、以及在危险环境中进行勘探和救援的自主设备。
数据是AI的燃料,而如何高效地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决定了AI能力的上限。阿里云在数据库和大数据领域发布了多项AI原生创新。
-
核心功能与实现:PolarDB、AnalyticDB等核心数据库产品与向量数据库能力深度融合,提供从数据存储、处理到向量检索的一站式服务。MaxCompute等大数据平台也针对AI训练和推理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实现了数据处理与AI工作流的无缝衔接。
-
应用场景:基于海量商品数据和用户行为的精准推荐系统、融合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金融风控模型、以及亿级文档的智能语义检索。
随着AI应用向终端设备渗透,边缘计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阿里云展示了其在边缘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
-
核心功能与实现:通过强大的边缘云节点和“边云协同”标准,阿里云将AI推理能力下沉至靠近数据源的边缘侧,有效解决了数据传输延迟、带宽成本和隐私安全等问题 。这使得AI应用能够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强的本地处理能力。
-
应用场景:智慧城市的实时视频分析、智能驾驶的即时决策、工业物联网(IIoT)的设备故障预测等对延迟极度敏感的场景。
大模型时代对计算资源的弹性和调度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云原生和Serverless技术正为此而进化。
-
核心功能与实现:阿里云展示了新一代的云原生架构,特别是容器服务ACS和Serverless计算,如何更好地支持AI大模型的分布式训练和弹性推理 。Serverless 2.0理念强调了更高的资源利用率、更快的冷启动速度和对GPU等异构计算资源的无缝支持,使开发者能更专注于模型和算法本身。
-
应用场景:AIGC应用的波峰波谷式算力需求、AI模型serving的自动化运维与弹性伸缩、以及面向AI开发者的云端集成开发环境。
AI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新的安全和伦理挑战。阿里云在会上发布了一套完整的可信AI与安全治理解决方案。
-
核心功能与实现:AI安全是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阿里云推出了如AI Guardrails(AI护栏)等产品,旨在为大模型应用提供内容安全、隐私保护、偏见与歧视防范等多维度的防护能力。这套体系结合了传统云安全技术与针对AI模型的特定安全机制,确保AI的开发和使用过程安全、可靠、可控。
-
应用场景:金融、医疗等高敏感行业的AI应用合规审查、防止生成式AI被用于恶意目的(如制造虚假信息)、以及保护企业在模型训练中使用的核心数据资产。
阿里云再次强调了其“夯实基础、繁荣生态”的双轮驱动战略,其中开放与开源是核心 。
-
核心功能与实现:除了大规模开源通义系列模型外,阿里云还宣布开放更多核心技术的API接口 ,并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合创新计划。通过降低技术使用门槛,赋能广大开发者和中小企业,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AI创新生态。
-
应用场景:个人开发者利用开源模型快速开发创意AI应用、初创公司基于阿里云平台构建自己的AI服务、学术界利用开放资源进行前沿AI研究。
最终,所有技术都服务于产业。大会展出了大量基于“云智一体”架构的产业落地案例,展示了技术如何转化为实际价值。
-
核心功能与实现:通过将上述技术亮点进行组合与封装,阿里云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新零售、金融科技等多个行业提供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例如,利用AI Agent和具身智能技术改造生产线,利用大数据与AI模型优化城市交通,利用生成式AI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
应用场景:从“世界工厂”到“智慧工厂”的转型升级、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城市大脑”、以及提供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的未来银行。
4、结语:AI新世界已来
2025年的云栖大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更是一次关于未来方向的战略宣言。从基础设施的重塑,到大模型的普惠,再到AI Agent和具身智能的兴起,阿里云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以AI为核心、以云为载体的智能化演进路径。
吴泳铭强调:“大模型将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未来,全世界可能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而阿里云旨在成为其中之一。
从性能全球领先的大模型,到革命性的AI基础设施,再到千行百业的规模化落地,2025云栖大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未来已触手可及。AI正从“辅助人”向“超越人”迈进,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