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大山白酒店权益深度解析:是惊喜回归还是鸡肋升级?

建行大山白酒店权益升级,数量暴增但预订体验仍存短板,年费抵扣后整体权益价值面临挑战,与竞品相比竞争力减弱。

原文标题:遥遥领先?大山白开始整活了

原文作者:聪明旅行

冷月清谈:

文章分析了建设银行大山白信用卡近期权益调整,特别是将其酒店预订权益进行了升级,在398元档次增加了上千家合作酒店。作者指出,尽管酒店数量庞大,但实际体验中,“能看不能订”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部分酒店权益的可用性受限。对于部分特定酒店(如三亚费尔蒙),398元档次可能具有一定价值,但998元档次的酒店预订,其性价比被认为不高,甚至不如市场普通套餐。
文章详细罗列了40万建行积分抵扣年费后,大山白主附卡可享的权益,包括延误险、接送机、酒店权益等。作者认为,在建行取消无限贵宾厅后,大山白卡的亮点大幅减少,且评估指出,现有权益组合在抵扣年费后,其价值可能并不足以完全覆盖成本,尤其是刚需的接送机权益消耗较快,而延误险则为低频次机会型。
文章将大山白与农行尊然、兴业运通白金、中信白金等市场热门高端卡进行了对比。指出这些竞品多数能提供更灵活的年费减免政策,并在贵宾厅、延误险、酒店/乐园权益等方面各有优势。结论认为,大山白在当前市场竞争中,已不再具备明显的领先优势,甚至在性价比上有所落后。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大山白卡的价值最终取决于用户能否有效利用其酒店权益,否则其整体吸引力不足。

怜星夜思:

1、文章里提到了大山白酒店权益“能看不能订”的问题,这在信用卡高端权益里是不是一个普遍现象?银行和合作方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策略?
2、文章对比了几家银行的高端卡,看起来大山白现在竞争力没那么强了。你们觉得,现在还有必要专门去办一张“大白金”信用卡吗?如果办,它的核心价值应该体现在哪?
3、延误险和接送机服务,对经常出差或旅行的人来说算是“刚需”。文章里说大山白的延误险是“机会型低频权益”,接送机“一次旅行可能用掉4个权益”,你们在实际使用中对这些权益的体验怎么样?它们真的能帮你省钱吗?

原文内容

朋友们,有点意外,本来以为网红大山白跌落神坛以后,要从此低调了。
结果这个月它又开始整活了,硬是把一年仅有一次的酒店权益玩出了花。
光是398元这一档,就给整上去1000多家酒店,简单盘了一下,确实有点能打的。
大伙都看到了吧,大山白和龙腾主打个量大管饱,1000多家酒店给你一年的时间选出来一家去住,这回总不能再挨骂了吧?
千家酒店,千里挑一,千万别当真。398里的酒店确实有不错的,但是,龙腾的老毛病就是,热门酒店能看不能订,所以住不上的酒店,我就不评了。
分享个群里大佬的玩法,去三亚选海棠湾费尔蒙,398起码不亏,运气好的话,还能激活《
998的部分,数量也是不少的,我觉得并不划算,跟日历房差不多,跟套餐更是没法比,想把998回本都困难
再看一下,40万建行积分抵扣年费对应的卡权益,变化很大:
自从今年建行把无限贵宾厅收回,这招曾经的网红卡,亮点是越来越少了。

• 4小时1000元,主附卡都可以赔付里程票的延误险

• 3次接送机/高铁,北京大兴、成都天府、青岛胶州、兰州中川机场单程最多100公里,其他机场/高铁60公里

• 1次398/998元酒店权益

• 首张附属卡有效期内免年费,可享延误险、6次专家号、5次龙腾休息室

建行积分按照700分/1元人民币计算,40万积分价值572元。坦白讲,挂号、休息室、代驾都有平替,成本500多买1次398元酒店、3次接送机和延误险,搞不好可能要亏。
接送机是刚需,一次旅行就可能要用掉4个权益。
延误险是机会型低频权益,赔付1000元得看运气。
所以决定性因素还是在酒店,能用出价值,卡就值得留。
 每年1次,发卡即享398/998元预订酒店权益

② 可预订7天以后、60天以内的酒店,节假日及前夜不可订

③ 预订成功,不可取消

④ 主卡预订,入住人可选主卡或附属卡

⑤ 权益周期按自然年计算,12月31日过期

⑥ 酒店供应商:龙腾 持
所以这次更新1000多家酒店,我觉得大山白依然没支棱起来,跟现在的当红炸子鸡对比,还是打不过啊。

农行,无限次贵宾厅的尊然,新户年费可免,挂号有,延误险有,酒店/乐园可以通过消费达标获得,积分可以兑换里程,接送机要10万积分兑换。

申请尊然万事达白金,奖励200元群友红包,三季度起优质单位可免年费:


兴业,4次境内+2次境外接送机的运通白金,贵宾厅有,延误险有,道路救援有,酒店/乐园可以通过消费达标获得,积分可以兑换里程。

申请运通行悠白,奖励150-900元群友红包:

中信,新户可免首年年费的白金系列,贵宾厅(+9元可享龙腾餐食体验)、挂号、延误险也都有,酒店/接送机可以通过消费获取36+1点数兑换,积分可以兑换里程。

申请中信白金卡,新老用户年费都可免:

以上虽然都有短板,但是能减/免年费,还有群友红包,随意2张组合,都是一套黄金搭档。

中信群、玩卡群、撸毛助力群,还有少量空位,欢迎加入!

 群友福利 都在这里 

请添加 smartrip02 或 smartrip00


如果想要在第一时间
收到聪明旅行的最新内容
就请为我们的公众号
点亮一颗
图片


- END -

- 所有数据截至7月31日-

如有出入,请以实际预订为准

小|程|序

酒店权益 一键查询



公|众|号
旅行 多一种玩法

我也遇到过好几次!之前用某张卡的酒店权益,想订个热门目的地的酒店,结果刷了好几个月,不是显示满房就是没有权益房。后来我发现,如果你想用的酒店本身就比较小众或者非热门时间,成功率会高很多。银行和合作方这么做,说白了就是想控制成本,毕竟这些权益都是真金白银。你想想,如果每个持卡人都能随意兑换热门酒店,那银行不得亏死?所以他们会用一些技术手段或者协议限制来“筛选”掉一部分需求,确保只有一部分人可以兑换成功。与其抱怨,不如多研究研究哪些酒店或者日期比较容易订到。

办大白金?那要看你是不是“高端人士”了!如果你一年到头坐飞机都赶不上一次,那办个卡送机场贵宾厅,跟买了个健身卡结果只去洗澡有啥区别?不过如果你是空中飞人、酒店控,或者总有需要撑场面的时候,那办一张还是挺有用的。毕竟掏出来刷卡的时候,“白金”两个字,嘿嘿,感觉就不一样了嘛!核心价值?我觉得现在的大白金就是个“身份象征+救急包”,身份象征是给别人看的,救急包是给自己用的,比如飞机延误了能赔点奶茶钱啥的。

岂止是大山白,好多卡的酒店权益都是这样“看得到吃不着”!就像你翻菜谱,看着菜单图片流口水,结果服务员告诉你“这几个今天都没了”一样抓马。我觉得银行也挺难的,既要装点门面吸引用户,又不能真的亏太多,所以就搞了个“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毕竟权益这种东西,宣传价值往往比实际兑换价值高得多。对咱们用户来说,就得练就火眼金睛,或者多加几个“大佬群”,看看哪些是真的能用上的,哪些只是纸老虎。

针对是否办理“大白金”信用卡的问题,这首先取决于个人的消费习惯、旅行频率以及对高端服务的需求程度。如果用户年度消费额较高,能够轻松达到免年费门槛或积分抵扣年费,且频繁进行商旅活动,对机场贵宾厅、接送机、高额延误险或特定酒店权益有刚性需求,那么办理一张白金卡仍然具有其价值。其核心价值已从“一卡走天下”转变为“定制化需求匹配”。如今的大白金卡更像是一种“权益组合包”,其价值体现在提供便捷、高效、提升出行体验的增值服务,而非简单的积分累积或年费豁免。用户应理性评估自身需求与卡片权益的匹配度,而非盲目追求卡片等级或宣传噱头。

针对“能看不能订”的问题,这确实是信用卡高端权益,特别是酒店和机票类权益中常见的“库存管理”现象。这并非银行或合作方有意欺骗,而是为了平衡成本、资源利用率和用户预期。酒店通常会预留一部分房间给合作伙伴进行权益兑换,但会设定严格的适用条件,例如排除热门节假日、提前预订窗口限制,或者分配给权益兑换的房型和数量非常有限。这种策略能让银行在营销时宣称覆盖面广,同时通过限制实际可用性来控制兑换成本,避免权益被“薅”得过头,影响其盈利能力或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用户在冲动消费前,务必仔细阅读权益细则和试用可用性。

我觉得如果你消费能力足够,能轻松达到年费豁免条件,或者积分多到花不完,那办一张大白金还是可以的。像我比较看重接送机和延误险,因为出差多,这两项能省不少心和钱。贵宾厅以前爱用,现在基本坐高铁了,需求就小了。所以核心价值对我来说就是“省心+避险”。不过,现在很多银行的小白金甚至金卡也开始有不错的权益了,比如一些联名卡,积分兑换比例高,或者有专属活动。所以办卡前最好把自己的需求列出来,再看看有没有更经济实惠的替代方案。不一定非要上“大白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接送机那可是真香!特别是大半夜到机场,或者拖着行李箱去赶早班机的,只要能用,省了打车钱不说,还省了操心。有些地方起步价就老贵了,卡里带这个权益简直是“雪中送炭”。延误险嘛,就是看人品了!我最高记录延误过6小时,赔了快一千,那感觉比中彩票还开心!但也有几次只延误了1、2小时不符合赔付条件的,心疼啊!所以说,接送机是“稳赚”,延误险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真的能省钱,但延误险这玩意儿,不到你用上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天选之子”还是“非洲大酋长”。

我是频繁出差的,接送机真的太好用了!有时候公司报销标准有限,或者自己打车不方便,信用卡送的接送机简直是神来之笔。一个航班的往返就铁定用掉两次,如果是在大城市像北上广,机场到市区距离远,一趟能省好几百。一年用个几次,年费就基本赚回来了。延误险我的体验是,建行的赔付挺爽快的,只要延误满足条件,提供材料基本都能赔到。虽然不是每次飞行都能用上,但只要有一次大延误,那赔付就抵得上好几次年费了。所以对我这种经常出差的人来说,这两项权益确实是实实在在的“省钱利器”,而且还省心,省去找车的麻烦,机场休息室也是锦上添花。

针对延误险和接送机权益,文章的描述是准确的。延误险通常属于“机会型低频”权益,因为它只有在航班发生符合条款的延误时才能触发赔付,其触发概率及其赔付金额的确定性是影响其真实价值的关键变量。而接送机服务,其“刚需”属性毋庸置疑,但如文章所述,一次往返航程加上异地机场/高铁站的接送,很容易消耗多个权益点。这些权益的“省钱”效应需要具体计算。例如,一次接送机服务在市场价上百元甚至数百元,如果能通过信用卡权益免费使用,确实是直接的成本节约。延误险的赔付则是一种风险对冲,虽然不常发生,但一旦发生,其赔付可显著弥补因延误造成的额外开销或不便。因此,这些权益的价值在于其风险规避和成本节约潜力,对于高频出行者而言,其累积价值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