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将推“PLUS权益卡”:随心飞模式升级,一年有效期

海航PLUS权益卡将推出:666/2666元一年期,199元换票,早晚班旅客福音。

原文标题:有效期1年的随心飞

原文作者:爱生活的燃烧

冷月清谈:

知名机票博主透露,海南航空预计在8月初推出名为“PLUS会员权益卡”的全新随心飞产品。该卡分为666元和2666元两种价格,激活后一年内可享受199元/张机票的价格,兑换海航旗下11家境内航司的国内航线。两款卡的主要区别在于可兑换的航班时刻限制和屏蔽日不同,其中2666元卡覆盖时间更广,屏蔽日期更少,但均需另付机建燃油费。购买权益卡需注意提前7天兑换、最多保留3段未使用机票以及3次No Show则产品失效的规则。作者分析指出,该卡特别适合附近有海航航线且出行时间灵活的旅客,特别是666元卡性价比更高,而2666元卡则具备更广的适用性。这款产品被视为应对民航总局限价令和解决早晚班机票销售难题的新策略,且海航在放票方面相对大方,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兑换机会。

怜星夜思:

1、文中提到,海航这次推出的PLUS权益卡可能是为了应对民航总局的限价令,并解决早晚班机票卖不掉的问题。大家觉得这是一种聪明的'曲线救国'策略吗?除了这些,这种限时段、一口价的机票产品,对航空公司运营还有哪些潜在的好处?
2、如果我是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但需要赶早班或晚班飞机,这种“PLUS权益卡”对我来说真的划算吗?有没有可能反而增加了我的成本或不便,比如因为提前7天兑换限制导致行程不灵活?
3、文章提到“海航在放票方面相对大方,毕竟母公司叫方大”。但是,我们消费者在使用随心飞之类的产品时,最怕的就是兑换不到想飞的航班,或者好时间段的票被秒光。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或者有什么“抢票”或者“策略性兑换”的小技巧可以分享一下?

原文内容

群友分享来自著名机票博主681的信息,海南航空可能会在8月初推出全新随心飞类产品,有效期长达1年。

该产品可能叫“PLUS会员权益卡”,共有两种价格,分别是666元、2666元。

激活权益卡以后,可按一口价199元/张机票的价格,兑换海航旗下11家境内航空公司境内航线。


666权益卡可兑换20点以后、8点以前以前的机票,屏蔽春运、暑运、五一、十一日期。

2666权益卡可兑换19点以后、9点以前的机票,仅屏蔽春运、暑运。

春运+暑运总计100天,理论上,666权益卡最多用254天、2666权益卡最多用266天。

购买时需要另外支付机建和燃油附加费,购买的经济舱是B舱,购买的公务舱所有在售舱位。

需要提前7天兑换,最多存在3段未使用机票。7天外可以免费退票,3次 no show后产品失效。

权益卡购买后需要在一年内激活,激活后有效期一年,未激活可免费退款。

权益卡独立于海航会员体系,不享会员定级积分。


问题来了,这张卡到底值不值?

我的想法是,对于附近机场有海航11家航司航线的、想要出行、且精力旺盛的同学来说,超值。

对于其他人,比如附近没几条海航航线的、对时刻点要求高的、没多少时间出行的,看看就行。

666权益卡性价比更高,但因为少两小时,20-8点区间内航线可能会比较少。

2666权益卡覆盖19-9点区间,可用航线更多,要是能兑换到五一和十一机票,分分钟回本。

不确定附近机场航线的同学,可以用航班管家查一查,查询方法请在后台回复:工具

比如下面是海南航空境内航线:


然后再点开具体航线,比如下面红框内的航线,两个权益卡都是可以兑换的:


其他航空公司的查询方法,以此类推。

等查到有足够可用航线的时候,或者有几个心仪目的地且有可用航线的时候,就可以冲啦!

产品预计8月初上线,请耐心等待。等产品正式上线了,我也会再来提醒。

这种相对新颖的玩法,大概率是为了应对民航总局的限价令,也解决了早晚班机票卖不掉的问题。

比起南航的随心飞来说,产品设计方面好很多,希望其他航司尽快模仿,推出类似或者更好的产品

关于能不能换到票的问题,其实不用太担心,海航在放票方面相对大方,毕竟母公司叫方大。



往期推荐

2025-07-15

2025-07-14

2025-07-13

2025-07-11

2025-07-10




我觉得得看你的“非常规”程度有多高。如果你是那种每个月都有那么几次晚班或者早班固定行程,而且对舱位要求没那么高(经济舱B舱),那确实能回本,甚至大赚。比如我有个朋友,他公司在二线城市,老板经常让他飞北京开会,就喜欢买早班机回去。如果航班时间能完美契合,那2666这张卡可能就非常香了。但如果你的出差是那种临时通知、时间紧迫、需要高频次往返不同城市的,那这卡就是个鸡肋,还不如直接买全价票,省心省力。

哈哈,这不就是一种变相的“薄利多销”吗?对于航空公司而言,航班起飞后,机舱里的每个空座位都是沉没成本。通过这种权益卡,能最大限度地把这些“沉没成本”转化为收入。而且,666元和2666元的定价,本身也是一种细分市场策略。说不定还能拉动周边消费,比如机场快线、酒店住宿什么的,形成新的航空消费生态圈。一鱼多吃,高,实在是高!

嘿,商务人士最大的成本不是机票钱,是时间成本!7天兑换,3次No Show即失效,还不能累积里程……这不就是把商务人士当成旅游博主来对待吗?商务人士最需要的是方便快捷、灵活变通。有时候临近起飞买票,或者需要改签,花点钱买个省心不好吗?真要是为了省这点钱,把行程搞得一团糟,反而得不偿失。而且,万一要商务舱,还得分清楚什么舱位能兑换。我个人觉得,这卡更适合那些时间宽裕、喜欢自由行的“说走就走”er,而不是商务精英。

分享一个小技巧,虽然有点“玄学”,但屡试不爽:
如果你想兑换的航班怎么也刷不出来,可以尝试从返程日期倒推去刷!就是先随便选一个目的地和返程日期,看看有没有票。有时候系统逻辑比较怪异,正向搜不到的票,通过返程能“搜出来”。

另外,不要只看主流枢纽机场,有些时候同一城市有多个机场,比如上海虹桥和浦东,北京大兴和首都,有些小机场的航班反而更好兑换一些。最后,心态最重要,随心飞就是玩个心态,兑到血赚,兑不到也别太纠结,毕竟也就几百块钱的卡费,图的是一个“想飞就飞”的体验,不是非得坐哪一趟。

我觉得这招挺妙的!就像电影院的早晚场特惠票一样。对航司来说,飞机飞一次的成本大头是固定的,多拉一个人就多一份收入。限价令让它们不能随便降价,那我就换个方式卖呗。这样一来,还能培养一批忠实粉丝,让他们习惯乘坐自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尤其是一些冷门时段,说不定以后很多人为了这张卡就专门选这个点飞了。而且,如果用户为了回本反复飞,其实也增加了用户对航司的粘性啊。

哈哈,说到随心飞抢票,这就是一门玄学了!我之前用其他航司的随心飞,好几次想兑换周末的热门航线都被告知无票,或者只有时间极差的班次。后来总结了几个经验:
1. 尽早规划,尽早兑换: 能提前7天兑换就别拖到第6天,热门航线票源真的有限。
2. 避开热门: 周末、节假日前后、热门旅游城市(北上广深蓉渝杭)的票最难抢。如果时间允许,尽量选择周中出行。
3. 关注二线目的地: 有时候直飞热门城市没票,可以考虑飞到附近城市再转高铁或者自驾,曲线救国。
4. 错峰出行: 比如不是节假日,但在节假日之前或之后错开一两天,票就可能好兑换很多。
5. 时刻关注放票: 有些航司可能会分批放票,或者有退票出来,偶尔刷刷看会有惊喜!

这个问题问得好!从收益管理角度看,这绝对是一种优化策略。航空公司最怕的就是空座和低价恶性竞争。通过这种卡,他们能:
1. 分流客源: 把对价格敏感、时间灵活的旅客吸引到非高峰时段,减轻高峰期的压力。
2. 提升客座率: 尤其是那些本来就难卖的早班机、晚班机,现在有了固定客源,大幅提高了边际收益。
3. 锁定现金流: 即使是预售,也能提前锁定一部分收入,有助于资金周转。
4. 数据收集: 通过用户使用行为,可以更精准地分析市场需求,优化航线和航班布局。
这比直接降价清仓要高明多了,既维护了品牌形象,又增加了收入。

其实没那么玄乎,这本质上是概率问题。放票策略是航空公司内部高度机密的东西,我们能做的就是增加自己的成功率。
1. 学会使用航司APP辅助工具: 比如海航的APP,看看能不能设置放票提醒。
2. 弹性行程: 不要死磕一个时间点或一个目的地。多准备几个备选方案。
3. 冷门时间段: 比如文中提到的20点以后、8点以前的航班,这些本身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红眼航班”或“早班机”,市场需求相对较低,兑换成功率自然就高。这其实也是航司的设计目的之一。
4. 观察周期性放票规律: 有些航司可能在每周某个固定时间集中放票,多留意几次就能摸到大概规律。

作为一名常年差旅的商务人士,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种卡对大部分商务出差族效用不大。商务出行最注重的是时间效率和灵活性。提前7天兑换意味着行程必须非常确定,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差旅说走就走,或者临时调整,根本等不及,更别说还要避开节假日和热门时段了。

其次,商务人士往往有特定的航司会员等级和里程累积需求,这张卡不享会员定级积分,就意味着牺牲了未来的升舱、休息室等待遇。为了省几百块钱,可能要牺牲更多看不见的成本,比如宝贵的工作时间、舒适度,甚至因为无法兑换到理想班次而错过重要会议。综合来看,除非你的出差性质非常特殊,比如定期往返固定航线且对时间要求宽松,否则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