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One Checking开户全攻略:非美居民轻松薅$300奖励

美卡C1 Checking开户拿300刀奖励攻略。详解DD任务(Wise、IBKR、嘉信等)操作,非美国居民也能轻松实践!

原文标题:美卡 | 喂饭教程,一篇文章教你手把手开C1 checking并且拿到300刀奖励

原文作者:青蛙飞旅

冷月清谈:

本文为读者详细解析了如何在美国Capital One(C1)银行开设Checking账户并成功获取300刀开户奖励。文章首先指出C1 Checking账户近期疑似放宽申请要求,部分用户甚至能实现秒批,并提供了申请链接。开户过程中,需要注意在线申请时税务居民身份选择为非美国人(NA),而非NRA或美国人。开户提交资料后,可能出现秒批、要求上传护照和ITIN、人脸识别验证或要求电话验证等情况,其中电话验证成功率较低,建议放弃。银行审核需在工作日耐心等待,并提醒用户在审批成功后记录账户信息,以防账户风控情况的发生。

获得300刀开户奖励的关键在于完成两次各500刀的Direct Deposit(DD)任务。文章强调C1对DD的认定标准较为宽松,接受ACH转账作为DD。为此,文章提供了四种主流的DD达标方式:Wise转账(需备注payroll)、IBKR(盈透证券)转账、嘉信(Charles Schwab)转账以及Zelle转账。每种方式都详细介绍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特别是针对非美国身份用户的操作细节,例如Wise的区域选择建议、IBKR的入金流程(以中银香港为例)、嘉信的国际账户与本土账户区别,以及相关客服联系方式。文章最后提醒Zelle监管严格,建议慎用。该攻略为希望获取Capital One Checking开户奖励的读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喂饭式”操作指南。

怜星夜思:

1、文章提到Capital One Checking网申NRA(非美国税务居民)不行,但又说很多人秒批。那么对于非美国居民,除了文章提到的途径,还有哪些常见的、成功率较高的美卡开户方式,以及需要规避的坑?
2、文章中提到了ACH转账就是C1对DD的认定标准,这跟传统意义上银行对于DD的定义有什么区别?日常操作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模拟DD”方式,它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何?
3、文章中提到的Wise、IBKR(盈透证券)、嘉信(Charles Schwab)等平台,除了文中提及的DD转账功能外,它们各自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还有哪些值得发掘的特色功能或隐藏福利,如何才能更高效地利用它们管理海外资产?

原文内容



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各种交流群包括美卡港卡美股港股酒店航司群~
01


capital one checking
C1 checking放水了
上周有星球大佬深夜爆料C1 checking疑似放松要求(这个时间玩美卡的懂得都懂)。

后来小蛙试了一下,确实有秒批的现象,然后粉丝群都行动起来问题的人也很多,这里小蛙统一总结回复一下。

02


capital one checking
C1 checking开户说明

申请链接直接用这个就好:

https://www.capitalone.com/bank/offer300/

目前是300刀奖励,最高400刀,不着急的可以等等。

app邀请也可以点,但是之前的经验来看邀请链接也不一定能批,邀请了再让人去网点,C1这家银行也很有趣。
点了之后就是登录填写资料,可以参考小蛙之前写的。不过网上申请的话要注意的是必须是选择na,nra不行也,也不能选美国人。
跟BOA的网申是一样的,介意的别开。
一路提交完资料之后会出现几种可能。
可能0️⃣:
天选直接批了,啥也不要。
可能1️⃣:
要求上传护照和itin(也就是美卡两件套,常见的美卡三件套就是两件套加上地址证明)。
可能2️⃣:
要求人脸识别验证,这个也没什么说的,验证即可。
可能3️⃣:
打电话,如果是打电话小蛙建议尽量放弃,现在电话开通几率很渺茫,愿意碰运气的也鼓励尝试。毕竟玩美卡不折腾的人坚持不下去,大力出奇迹!
如果是1️⃣和2️⃣等客服人工审核就好,美国劳动法执行还是很好的,所以客服只会在周一到周五工作时间审核,周末提交的晚上没有过不要慌,耐心工作日等结果即可。
审批成功是这个样子

通过之后小蛙建议记录这两个号,也可以登录查看但是尽量少登录嘛

不过申请下来也不要高兴的太早,可能会出现账户风控现象,按照说明打电话解释即可。
03


capital one checking bnous
C1 checking开户奖励
C1开户有300刀奖励,需要通过两次DD各500刀实现,如果不懂什么是DD的可以看这个介绍
那么C1如何拿到这300刀呢,C1的DD标准很宽松,ACH转账即可,不懂什么是ACH参考这一篇。
账户申请之后就可以直接DD了,不用等拿到实体卡激活的!
ACH是美国的转账系统哦,中国银行转账是不能达标的呢。
常见的几种达标方式小蛙这里说一下:
1️⃣wise转账备注payroll,wise是非常好用的app。小蛙推荐你是哪里的税务居民就开哪里的,比如中国人不要想不开去开奇奇怪怪的美国区之类的,因为wise有风控机制,开了中国区风控了可以提交资产证明或者收入证明尝试抢救一下,开了美国区风控了没什么好的办法。中国区目前也有美元账户不妨碍使用。
wise推荐香港银行转账或者fps入金港币,都是无损的哦,转换成美元然后转入C1即可。
不过HK区的功能是残废的,如果是hkid那么用wise是比较尴尬的。目前来看hk区的wise功能比较弱鸡,hkid的读者不要慌不要哭小蛙带你撸,还有后面几种方法。


2️⃣ibkr转账

ibkr是一代神级互联网券商,无论是玩股票还是玩卡都非常实用,不光是换汇汇率好这么简单,用这个功能轻松完成DD任务。

开户也很简单,直接点击链接如实填写资料就可以开了:

https://ibkr.com/referral/haiyang969


ib入金方式小蛙用的是中银香港,其他银行都差不多,首先在ib的app点击左上角-存入资金-标准存款-新的存款方式-美元-银行电汇-获取电汇指令。

会生成一个虚拟账号,有受益人名称、虚拟账号、收款行代码、swift code和附言。

记录这些内容然后到中银香港app点击转账,把刚才的受益人名字、虚拟账号和收款行代码填进去然后选择美元账户完成转账即可。

3️⃣嘉信转账

嘉信也是功能非常强大的互联网券商,嘉信完成可以在嘉信绑定外部账户然后转账,具体操作如下:

嘉信绑定外部账户可能失败,可以过几天再尝试。

嘉信开户链接在这里:

https://www.schwab.com/open-an-account


嘉信账户分两种:国际账户(非美国区)和本土账户(美国区)。美国区账户可以送一个借记卡全球取现免费,用起来很方便的。但是美国区需要地址的水电账单做地址证明(银行账单不行),所以比较难开,国际账户目前很难提供借记卡(存了10万美元客服也不给开)。

嘉信开户之后首次登录会要验证码,有可能收不到,可以致电客服4001206217帮忙验证(客服是美国时间上班哦,做好熬夜的准备)。


嘉信转账方式可以参考官方说明:

网址https://www.schwab.com/public/file/P-10740369


这里拿香港银行举个例子讲一下:

首先登录嘉信网页或者app,然后Menu 》Move Money 》Routing Numbers & Direct Deposit 》Currency-specific wire instructions.找到外币电汇转账中的嘉信港币账户信息。


然后去银行app选择本地转账,收款银行选006花旗银行香港分行(香港不止一个花旗不要选错),输入11位账户号码,收款人写CHARLES SCHWAB,备注和附言都写自己的信息:名 姓 8位数字账户号码,中间用空格分隔开,一定要写附言。


4️⃣zelle转账。

zelle就是一个类似支付宝的东西,如果有其他银行账户可以通过zelle的方式转账,比如sofi。不过zelle监管比较严格,小蛙建议慎重使用。


香港银行账号真的很重要哦,没有开的都推荐开一下,没开过的可以私聊小蛙要攻略和福利。

小蛙新开了几个交流群欢迎大家加入(人多可能回复的慢)

1️⃣美卡群和美卡高阶群(需要美卡群活跃用户且持有amex和chase $90 以上年费持卡人才能加入)

2️⃣航司白金群和航司交流群(白金群仅限国内和主流航司白金会籍加入)

3️⃣国内和hk 高端卡(限年费 3000 元以上持卡人加入)

4️⃣汇丰交流群(需要验证卓越达标)

5️⃣酒店交流群(需要万豪钛金希尔顿钻石洲际大使级别会籍或者50w以上酒店积分)酒店至尊群(终白终钛终环或同等级别会籍)Hot!

6️⃣港卡交流群(需要持有香港储蓄卡or信用卡)

7️⃣港美股交流群  


C1把ACH当DD,这简直就是“放水”福利啊!要知道,通常银行对DD的认定是很严格的,必须是你的工资单、社保金之类的,一查就知道你是打工仔还是退休老人。C1这种就像是,“喂,只要你给我转钱,我就当你是发工资了!”简直是懒人福音。至于其他的“模拟DD”,我听说过用一些券商的免费ACH拉钱(比如Robinhood,但是要注意风控),或者用一些P2P应用连着银行账户互转(比如Cash App),然后备注写点什么“Payroll”之类的关键词。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都像是“虎口拔牙”,银行要是认真追究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玩归玩,安全第一!

嗐,NRA想开美卡,这不就是“大海捞针”嘛!C1这种,能秒批就是祖坟冒青烟了,我身边好多朋友都试过,成功率真的看运气。除了文章那些,我听说有些信用社(Credit Union)对特定团体的人比较友好,或者靠谱的渠道找一些提供远程开户服务的美国小银行。但说实话,大银行对NRA普遍还是比较谨慎的,除非你有SSN/ITIN。要规避的坑就是,千万别信那些说能帮你“包过”的第三方,很多就是坑钱的,最后可能连账户都没开出来,钱也打水漂了。

问我这些平台的“隐藏福利”?那就像挖掘宝藏一样有趣!Wise的“隐藏福利”是让你体验到什么叫“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每次看到兑换的钱比银行多一截,就觉得特别香!IBKR呢,它的“隐藏福利”是让你在投资界“野蛮生长”,交易成本低到让你怀疑人生,简直是普通散户的福音,想买啥全球资产都行。嘉信嘛,它的“隐藏福利”就是那个“全球ATM任性取款”特权,出国旅游时,别人还在找换钱的地方,你直接取现,那感觉,倍儿有面子!高效利用就是:Wise管日常国际收支,IBKR用来搞投资和大额换汇,嘉信就是你的美国“根据地”和旅行保障。合理分配,把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才能稳稳地管理海外资产!

问我NRA开美卡?那可太多玄学了!我一朋友上次开C1,啥资料没提前准备,当天就秒批了。另一个朋友,资料齐全,各种证明都提供了,结果就是不给过。除了C1,我知道富国银行(Wells Fargo)有时候也会有NRA友好的branch,但需要你亲自去,而且得看柜员心情。还有一些人会找当地的华人银行,比如联合银行(East West Bank),他们对国际客户的业务比较熟悉。但说到底,最大的坑就是信息不对称,银行政策随时变,所以多刷论坛多看DP(数据点)才是王道!

说到“模拟DD”的方式,除了文章里提到的Wise、IBKR和嘉信,我还知道一些比较野的路子。比如,以前有通过PayPal Cash Card充值、Remitly转账,甚至 कुछ预付借记卡(如Serve、Netspend)绑定银行账户,然后从银行往卡里充值来刷DD的。有些银行也会识别Capital One或Chase等自家信用卡账单的自动还款作为DD。但这些方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嘛,我觉得真的一言难尽。银行的风控系统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也在不断升级,一旦发现异常,轻则警告,重则直接封号!所以,想安全撸毛,最好的方法还是找个真·工资账户来做DD,模拟的总归有风险。

嘿,这些平台可不只是DD工具那么简单!Wise简直就是我的“跨境收款神器”,我有时候接一些海外的零活,直接让别人打到Wise的多币种账户里,汇率又好,到账又快,比国内银行那些手续费和汇损强一百倍!IBKR嘛,除了炒股,我最爱它的就是那个换汇功能了,简直是汇率良心!换美元比在银行换省好几百块。嘉信的话,如果能开到免全球ATM取现费的那个本土账户,出国旅行简直不要太爽,随时随地都能提现,不用担心手续费,感觉自己像个VIP!总的来说,它们都帮你避开了传统银行的“杀猪价”,真正做到省钱又省心,高效管理就是把它们当作不同的工具箱,各取所需,发挥特长。

回答“Wise、IBKR(盈透证券)、嘉信(Charles Schwab)等平台,除了文中提及的DD转账功能外,它们各自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还有哪些值得发掘的特色功能或隐藏福利,如何才能更高效地利用它们管理海外资产?”:Wise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透明且极具竞争力的汇率以及低成本的国际转账服务,远超传统银行。它不仅能进行跨境汇款,还提供多币种账户(如美元、欧元、英镑等),你可以在一个账户里持有和管理不同币种的资金,非常适合经常进行跨国交易或旅行的人。此外,Wise的借记卡在境外消费或取现也十分方便。IBKR作为全球顶级的券商,其强大之处远不止转账。它提供全球超过150个市场的交易接入,包括股票、期权、期货、外汇等,并且佣金极低。其内部货币兑换功能更是汇率优势显著,可以几乎以银行间汇率进行大额换汇,比在普通银行换汇划算得多,是进行跨境投资和资金配置的利器。嘉信的本土账户附带的全球ATM取现免费卡是旅行者的福音,无论到哪里取现都不收手续费。同时,作为老牌券商,它提供丰富的投资产品选择、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出色的客户服务。

要高效利用这些平台管理海外资产,关键在于“组合拳”:Wise用于日常小额跨境收付款和旅行消费;IBKR用于大额资金换汇和全球投资配置;嘉信则用于美国境内银行服务和旅行取现。根据自身需求,明确主次,就能最大化它们的价值。

回答“对于非美国居民,除了文章提到的途径,还有哪些常见的、成功率较高的美卡开户方式,以及需要规避的坑?”:NRA想开美卡账户,确实是道难题。C1的这种“秒批”现象,多半是系统漏洞或者短暂的政策松口,不能作为常态。相对来说,一些对国际客户比较友好的美国区域性银行或社区银行(比如华美银行、国泰银行),亲自去网点开户的成功率会高一些,但前提是你能赴美。规避的坑嘛,最主要的就是资料的真实性!别造假地址或身份,一旦被查到可能账户被关,甚至影响你未来入境美国。另外,很多银行对NRA的资金来源和用途会有更严格的审查,所以要确保你的资金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