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活期+Plus”深度解析:活钱高收益与多重福利获取攻略

微众活期+Plus:活钱享2.5%高收益,7天灵活,叠加高端卡及新客多重福利。

原文标题:以卡办卡,高端卡还是有用的

原文作者:帅帅说卡

冷月清谈:

文章详细介绍了微众银行的明星产品“活期+Plus”,强调其在当前利率普遍走低的环境下,仍能提供约2.5%的实际年化收益,远超普通定期存款,被誉为“闲钱理财神器”。该产品具备“收益高、灵活性高(7天后可转出)和安全性高(腾讯大股东背景、民营银行规模第一)”的特点,非常适合追求资金灵活性又想获得相对高收益的用户。

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多重福利获取途径。新用户通过邀请链接注册并结合“直升码”,可免除5万元资产门槛直接开通“活期+Plus”。更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可利用“以卡办卡”策略,即持有特定他行高端借记卡(如平安、农行白金卡),即使当下零资产也能直接升级为微众铂金会籍,从而享受每月积分、生日礼遇、季度好礼等专属权益,甚至可以自定义四位靓号。新注册用户还能额外获得300元礼包,大企业员工更有80元福利叠加。文章指出,微众银行“活期+Plus”以其高收益、高灵活、高安全的三合一优势,加上丰富的叠加福利,为用户的活钱管理提供了优质选择。 这些叠加福利使其不仅是资金去处,更是一种用户权益的全面提升。

怜星夜思:

1、活期理财普遍收益走低,微众活期+Plus能保持2.5%左右的收益,你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高收益能持续多久?
2、文章提到“以卡办卡”能直接升级铂金会籍,即使资产为0。你觉得银行推出这种“以卡办卡”策略的目的是什么?对于用户来说,这种方式有没有什么潜在的“坑”?
3、除了文中提到的微众银行,在目前低利率环境下,你还有没有其他“活钱”打理的经验或推荐?有哪些产品或者策略能兼顾收益、流动性和安全性?

原文内容

之前帅帅安利了的玩法,在这个定期利率已经全面降至1%的时代,微众的活期理财还能保持在2.5%左右的收益,确实不一般。但帅帅以为自己60W+的资产已经是大户了,没想到文章发出后一下子炸出那么多大佬,读者里真的卧虎藏龙。



对于活钱理财,帅帅最早玩的是某商银行的生意金卡,当初的收益很不错,但随着一次次温暖,现在的收益已经惨不忍睹,所以之后全面转向了微众。毕竟微众的大股东是腾讯,比较靠谱。当然,一切还是以收益为导向,有一说一,微众的活期理财收益很不错。


距离上一次安利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来看看帅帅的账户,感受下微众这段时间的收益。之前发文时资产是60W+,之后帅帅挪了一部分去做了定期存款。从6月份开始在微众的资产差不多保持在了50万+。



这是6、7月份的收益情况,可以看到平均每天的收益在35元左右(周末节假日也有收益,只不过会在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一起给到):



这样倒推一下,年化收益差不多在2.5%左右。相比1开头的定存,还是要香得多。



微众的产品线很多,明星产品必然是“活期+Plus”,帅帅买的也全是这个。缺点是新人注册,一开始是无法开通“活期+Plus”的,需要资产达标5万元才能开通。但帅帅有邀请名额,扫下方二维码开户后进群扫“直升码”,可以秒开“活期+Plus”,不受金额限制。具体我们下文再讲。


扫码注册开户


高端借记卡匹配铂金会籍,卡号任选


微众有自己的会员体系,会员等级越高,羊毛越厚,这点大同小异。其中的铂金会籍,靠资产升级较困难,帅帅自己几十万资产放了一年多,也就只升到了铂金会籍。



● 好礼五选一:每季度1次,价值约20元

● 还信用卡:每月1次,送500积分,价值5元

● 生日礼遇:每年1次,送1888积分,价值18.8元

● 积分折扣兑换:97折,例如9700积分兑换100E卡


不过如果你有它行的高端借记卡,则可以通过“以卡办卡”的形式,直接升级到铂金户籍。即便你资产为0,也能用铂金会籍的身份薅羊毛。



支持的高端借记卡如下:



其中有些银行的高端借记卡还是很好拿的,例如平安白金卡、农行白金卡等。用这些卡绑定微众后,即可获得铂金会籍。


同时微众开卡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自定义卡号(无需高端卡,开户即可定制)别家很难获得的4A号,在微众这边很容易。帅帅自己挑了一个7777。但据小伙伴反馈,6666、8888这样的大热4A号已无,别的问题不大。



300元新客礼包


新户开完户后,根据资产达标情况,可获得额外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活动也是只限邀请参与(扫上文的开户码),自行下载app注册开户是无法参加这个活动的。


奖励给的是积分。微众的积分可以兑换微信立减金、话费、京东E卡等。价值比为100:1元。



例如1万积分可以兑换100元微信立减金。所以如果你拿满300元新客礼包,给到的会是3万积分,到账后自行去兑换礼品即可。


玩微众,就是玩“活期+Plus”


咱还是说回“活期+Plus”。微众的产品线很多,包括:活期+、活期+Plus、基金、短期等。



为何帅帅梭哈“活期+Plus”?原因有“三高”:收益高、灵活性高、安全性高


先说收益。“活期+Plus”的宣传收益是3%+,点开其中代销的它行产品明细,可以看到低的3%+,高的5%+。



但鸡贼的一点是:这里显示的年化利率,皆为产品“成立以来年化”。都懂的,成立以来年化不代表近期或者现在的年化。而产品刚上线之处,年化一般是比价高的。所以实际收益一般是达不到这个显示年化的。



但会坑吗?也不坑,帅帅文章开头就进行了实测,综合收益差不多在2.5%左右。虽达不到宣传的3%+年化,但也不低了。另外微众的各类积分活动很多,除了产品本身的收益外,积分的收益也不容小觑


灵活性方面,“活期+Plus”中的产品持有7天后即可转出,灵活性很高



说起这个就来气,帅帅之前为了玩平安的万事达车卡,在平安放了10万资产,购买的产品现在开始亏了,想转出有180天限制,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亏下去。



至于安全性。首先腾讯是微众大股东,同时微众也是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民营银行,所以资产安全性方面没问题。“活期+Plus”中的产品都是“较低风险”,且“历史周周正收益”。



“三高”保障,可见微众的“活期+Plus”要比同类产品都出色。尤其适合想省心,又想要资金灵活性的小伙伴。算是“活钱”的一个好去处。


开通“活期+Plus”有门槛,上文已说。通过邀请链接注册开户后,扫下方二维码进群,即可获得“活期+Plus”直升码,无需资产达标。先了解了解,再转入不迟。


先扫码开户,再扫码进群直升“活期+Plus”


扫码进群


企业认证,80元福利


微众的福利,也能叠buff。除了“活期+Plus”直升、高端卡领铂金、300元新客礼包外。如果你在大企业工作,还能再叠加一层buff,白拿80元福利



关于微众的企业认证,在这篇里有详述:


扫码进行企业认证开户


不过现在有个好消息,门槛略微有些降低,不一定要名单里的大企业,只要你所在的公司有一定规模,即可获得企业认证。具体可进群了解。


最后总结一下微众银行的优势:


● 收益够香:在活期理财普遍跌至1%的时代,微众的“活期+Plus”仍能保持2.5%左右的实际年化,远超普通定存,妥妥的“闲钱理财神器”。


● 羊毛够多:铂金会籍每月送积分、生日礼、季度好礼,“以卡办卡”还能0资产白嫖高端权益,自定义4A卡号更是仪式感拉满。


● 灵活性高:7天后即可自由转出,资金随用随取,收益还不打折,真正实现“活钱高收益”。


● 新户福利拉满:300元礼包+企业认证80元+邀请直升“活期+Plus”,上车姿势够简单,收益却够硬核。


如果你还在纠结闲钱放哪儿,微众的“活期+Plus”确实是个“三高”(高收益、高灵活、高安全)的选择。趁现在4A靓号还有剩,速度上车吧!



问“以卡办卡”的套路啊!这不就是典型的“钓鱼”嘛!银行一看你拿着隔壁老王家的“白金卡”,觉得你肯定是个“豪”,虽然现在“白手起家”暂时没钱放进来,但万一未来哪天你发财了呢?先用个铂金会籍把你“套牢”,送点不痛不痒的小羊毛,让你觉得占了便宜,慢慢地你就会习惯用它了。至于“坑”嘛,最大的坑就是你可能觉得自己是“高端客户”了,然后就把更多资金放进去,结果发现除了那点会员福利,收益也就那样。再不济,它至少能给银行增加一个用户画像,知道你都办了哪些银行的卡,下次好给你推更“精准”的信贷产品,哈哈!

问我活期+Plus的收益嘛,我也用过一段时间。我觉得微众能给出2.5%左右,说白了还是因为他们要抢用户、做规模。你看他们那么多新客礼、邀请码,还有“以卡办卡”,都是为了快速拓客。这种“烧钱”模式,只要腾讯这个大股东爸爸愿意支持,短期内收益肯定能维持住。但长期嘛,谁也说不准,市场行情一直在变,万一哪天用户量够了,或者监管收紧了,收益肯定会调整。所以,我是抱着“有羊毛就薅,没羊毛就撤”的心态去玩的。

回答关于“活期+Plus”收益的问题。我觉得微众银行能维持较高收益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它作为互联网银行,运营成本可能相对传统银行更低,这使得它能将更多利润回馈给用户。其次,它可能通过将活期资金投向一些期限相对较短、但收益略高于传统活期存款的非标资产或货币基金来运作。文章提到其代销的他行产品,这表明它可能利用集团优势,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从而获得更优的资产配置能力。至于能持续多久?这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监管政策以及市场竞争。如果整个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即使是微众也很难独善其身长期维持高位。但只要银行有足够的引流需求和特色业务支持,短中期内维持优势还是有可能的。

银行搞“以卡办卡”,不外乎就是想拉人呗。就像文中说的,能拿出来他行白金卡的人,本身就是银行的“目标客户”,即便现在没钱放微众,以后也可能成为大户。这招挺聪明的,用“高端权益”做诱饵,套住一群潜在的“金主”。要说有没有“坑”嘛,我觉得主要还是看个人。虽然现在是零资产白嫖,但你要注意,银行会不会偷偷绑定一些隐形消费或者要求你后续购买一些产品才能真正享受到所有权益?再者,拿到铂金会籍后,羊毛的价值是不是真的值得你花时间去薅?如果只是为了每月5元的信用卡还款积分,那是不是有点鸡肋?所以,薅羊毛归薅羊毛,还是要看值不值。

要我说,现在这种环境,想让“活钱”有高收益又不担风险,简直是异想天开,这本来就是个悖论啊。要不你就接受低收益换流动性,要不你就承担点风险去博取高收益。除了微众,我身边朋友用得比较多的还是就那几个大平台的货币基金,比如支付宝、微信的那些,胜在方便和安全,虽然收益也降了,但聊胜于无。如果真的有大额活钱,我宁愿去看看短期的大额存单(如果有靠档计息的)或者信用好的城商行的通知存款,至少比普通活期多几个点。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使用需求来分配。不要为了那一点点高收益,把应急的钱给锁死了或者承担不必要的风险,那就得不偿失了。

关于“以卡办卡”这个策略,我理解银行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精准获客和交叉销售。那些能持有“他行高端借记卡”的用户,往往被银行视为潜在的优质客户,他们可能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资产规模或信用资质。微众银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低成本地吸引这部分“高净值”或“高消费潜力”用户,即使他们当下资产为零,未来也有可能成为存款大户或者其他金融产品的购买者。此外,也是一种快速提升“新用户”会员等级,增强用户粘性的手段。至于潜在的“坑”,我觉得主要在于:一是用户可能会因此分散资金,从而降低在主要合作银行的议价能力;二是虽然当下免资产要求,但未来银行可能会调整这类会籍的维持条件,比如要求一定的月均资产或交易量,一旦达不到就降级,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要说活钱打理,除了微众,我平时还会用银行的智能通知存款或者一些券商的闲置资金理财服务。现在很多银行App里都有类似“随心存”“智能活期”的产品,会把你的活期资金自动转成通知存款,每日计息,比普通活期高一点,而且是T+0或者T+1可取,也很方便。券商那边的话,我知道有些券商会有那种T+0或T+1的货币基金或理财产品,你买了股票闲置的钱,就会自动转进去生息,买股票的时候也能立即赎回,简直是炒股人的福音。另外,我也会关注一些银行的特殊短期理财产品,比如有些银行会在特定时期推出7天、14天、30天的短期理财,收益会比普通活期高一些,但这种需要你经常关注,不是常态化的。总的来说,我现在是不会把大笔活钱就傻傻放活期了,那点利息连通胀都跑不赢。

哈哈,活期2.5%?还不是因为人家会“玩”!就像文章里说的,明面上是活期,背地里可能是投到了一些产品组合里,比如短期债基或者银行间市场,虽然风险低但比活期强点。再加上人家是民营银行老大,腾讯爸爸在后面撑腰,用户信任度高,不愁没钱。能持续多久?看监管心情和他们自己的用户增长目标呗。哪天要是发现用户够多了,开始“温暖”你了,也就差不多了。不过现在嘛,肯定是要抓住机会啊,蚊子再小也是肉,何况2.5%还挺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