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加码AI布局:吸纳多模态专家,兼并语音技术初创

Meta加速AI布局:高薪挖角OpenAI两名多模态AI研究员,并成功收购语音初创公司PlayAI,全面提升其在超大模型和智能助手领域的竞争力。

原文标题:Meta扩张继续!挖走OpenAI 2名多模态AI研发人员,收购语音初创公司PlayAI

原文作者:机器之心

冷月清谈:

Meta近期在人工智能领域动作频频,显示出其加速AI布局的决心。据报道,该公司已成功从OpenAI挖来两名在多模态AI研发领域享有盛誉的研究人员——Allan Jabri和Lu Liu,他们将加入Meta的超级智能团队。Allan Jabri博士曾任职于DeepMind和Google Brain,而Lu Liu则是OpenAI的4o图像生成基础研究员。此举无疑将进一步增强Meta在核心AI技术方面的实力。

除了人才引进,Meta还在收购方面“春风得意”。继之前有消息传出后,Meta已完成对小型AI初创公司PlayAI的收购交易。PlayAI专注于语音技术,致力于打造LLM原生体验,并计划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其团队将并入Meta,并向此前从Sesame AI Inc跳槽而来的Johan Schalkwyk汇报工作。PlayAI的技术有望为Meta的AI语音助手等产品注入新的活力。

这些举措是Meta大规模招兵买马、高薪引进顶尖AI人才战略的一部分。Meta的超级智能实验室目前已汇聚了众多AI领域的领导者和资深技术研发人员,包括来自Scale AI、GitHub、苹果等公司的精英,以及OpenAI和Anthropic PBC的前研究员。扎克伯格通过这些“疯狂”的投入,意在弥补Meta在超大模型和智能助手方面的不足,并在新一轮大模型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不仅体现了Meta的“焦虑感”,更展现了其在AI未来竞争中“扳回一城”的巨大野心,令人期待Meta的超级智能团队未来将带来怎样的颠覆性变化。

怜星夜思:

1、文章提到Meta从OpenAI挖走了多模态AI研究员,也从其他公司引进了不少顶尖人才。你觉得这种头部科技公司之间“人才争夺战”会对整个AI行业的创新生态带来什么影响?是好事还是坏事?
2、Meta收购了专注于语音技术的PlayAI,你觉得这项收购会给Meta的现有产品,比如元宇宙(Quest头显)、社交平台或是Meta AI助手带来哪些具体的改变或新功能?展开想象一下呗!
3、Meta的“超级智能团队”汇聚了这么多顶尖AI人才,你觉得他们未来1-2年内最有可能在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或者发布哪些颠覆性产品?大胆预测下!

原文内容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Youli

扎克伯格继续「挖啊挖」,这次「又」轮到 OpenAI 了!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近日 Meta 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从 OpenAI 公司「挖走」了 2 名知名 AI 研究人员!



知情人士透露,这两人分别是曾在 OpenAI 从事多模态 AI 研发的 Allan Jabri 和 Lu Liu,后续两人将加入 Meta 的超级智能团队。


根据公开资料了解,Allan Jabri 博士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聚焦于自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可扩展目标和架构,曾在 DeepMind、Google Brain、Facebook 纽约人工智能研究院实习、就职。



Lu Liu 作为 OpenAI 的研究科学家,同时也是 4o 图像生成的基础研究员,曾就职于 character.ai 和 Google Deepmind,从事多模态研究。



目前并不清楚 Meta 是花了多大的价钱聘请到了这两位 AI 人才,不过有之前的数千万美元高额薪酬例子在前,相信价钱也不会很低。


不过这还不够,「不差钱」的 Meta 扩张之旅远没结束,招人可以用钱「砸」,还可以通过收购合并。


相比今天曝出的 OpenAI 被 DeepMind 「截胡」,收购 Windsurf 失败,Meta 在收购上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据 Bloomberg 报道,近日 Meta 已完成对小型 AI 初创公司 PlayAI 的收购交易。


官网显示,PlayAI 是一家专注于语音技术的企业,聚焦于打造 LLM 原生体验,重新思考如何利用自然语言和直观序列从头开始构建人机交互。2024 年年末,PlayAI 曾完成一笔约 2100 万美元的融资。



早在 6 月末的时候,就有消息传出 Meta 正在与 PlayAI 谈判收购事宜,如今尘埃落定。


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PlayAI 团队」将于下周加入 Meta,团队将向 Johan Schalkwyk 汇报工作。而后者 Johan Schalkwyk,也是前不久刚从另一家名为 Sesame AI Inc 的语音 AI 初创公司跳槽至 Meta。



而 PlayAI 作为专注 AI 语音技术「黑马」的加入,或将为 Meta 的 AI 语音助手等产品注入新的活力。


可以看出,这段时间,Meta 在 AI 人才的争夺上,可谓是高举高打、攻势凶猛,简直就是在「疯狂」招兵买马,高薪引进了多位顶尖 AI 技术人才。


细数下来,Meta 的超级智能实验室已经汇聚了各路 AI 领导者、资深技术研发人员,Scale AI 的 Alexandr Wang、初创公司创始人 Daniel Gros、GitHub 首席执行官 Nat Friedman、苹果 AI 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Ruoming Pang),本周一新加入的 OpenAI 研究员 Yuanzhi Li、Anthropic PBC 公司从事 Claude 开发的 Anton Bakhtin,再加上刚刚聘请的 OpenAI 的 Allan Jabri 和 Lu Liu。


从这份长长的名单中,可以看出扎克伯格的「焦虑」,想要补足 Meta 在超大模型和智能助手的不足,以及在新一轮的大模型之争中扳回一城的「野心」,不禁好奇,Meta 的超级智能团队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briefings/meta-hires-two-openai-researchers?rc=vm2xxv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7-11/meta-acquires-voice-ai-startup-playai-continuing-to-add-talent?srnd=phx-technology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email protected]


鉴于它挖来了多模态AI研究员,又收购了语音技术公司,我大胆推测,Meta的超级智能团队在未来1-2年内,最有可能在“多模态具身智能”方面取得突破。什么意思呢?就是让AI不仅能理解文字、图像、声音,还能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并在虚拟世界(比如元宇宙)或物理世界(机器人)中进行交互和操作。比如,推出一个能真正理解复杂指令,并能在Quest头显里或通过机器人完成任务的AI助手,或者创造出能自我学习、模拟人类认知过程的AI模型。这可能是通往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

哈哈,我觉得这就是AI领域的“NBA选秀”啊!超级巨星都想去能拿冠军的队伍,而冠军队也想组建更强的“全明星阵容”。对于被挖走的那些人才,肯定是待遇、平台、发展前景更好了,谁不向往呢?说白了,这些公司都是商业实体,追求利益最大化。这种人才流动,我觉得本质上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优秀的人才去更适合他们的平台发挥价值。短期看是竞争,长期看可能促进整体进步,毕竟人才密度越高,越容易碰撞出火花。当然,前提是这些巨头公司能保持开放和共享精神。

作为一名AI行业观察者,我个人认为,过于激烈的“人才虹吸效应”可能会对AI领域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虽然短期内能够为领先企业带来显著的技术优势,但长期则可能抑制技术源头的多样性。当所有最优秀的头脑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商业实体内部,可能会减少独立、非商业驱动的基础研究投入。此外,这种高薪挖人的现象也可能导致行业薪资泡沫,提高AI创业的门槛。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鼓励竞争的同时,也能维护一个平衡、多元的创新生态,或许需要更多的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资金投入来支持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而不是仅仅依赖商业公司的竞争。

关于“人才争夺战”,我觉得这是把双刃剑吧。从积极方面看,头部公司间的竞争可能会进一步刺激AI技术的发展,大家为了抢人才、出成果,会投入更多资源,加速技术迭代,最终可能受益的是整个社会。但从消极方面看,如果顶尖人才都集中到少数几家巨头公司,可能会导致创新思想和研究方向的趋同化,小公司和初创企业缺乏人才,反而会抑制一些更具颠覆性的、多元化的创新。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对生态多样性肯定不是好事。

嗯,PlayAI的加入,我觉得很有可能让Meta的AI语音助手在情感识别和个性化语音合成上取得突破。想象一下,未来Meta AI不仅能听懂你在说什么,还能识别你的情绪(开心、沮丧、惊讶),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回复的语气和内容。在元宇宙里,你的虚拟形象甚至可以拥有和你真人声音相似、带有你独特嗓音特征的AI语音,或者根据情境给你定制不同的AI语音。这不仅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用户体验的巨大飞跃,让虚拟世界里的交流变得更真实、更富有情感。甚至未来或许能看到AI生成的声音内容、AI配音这些创意工具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