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全员放假应对Meta高薪挖角:一场AI人才争夺战

Meta高薪挖角OpenAI研究员,OpenAI被迫全员放假一周。AI人才争夺白热化,OpenAI高管承诺正面应对,公司重心转向AGI研发。

原文标题:刚刚,OpenAI全员放假一周!被Meta高薪连挖8人「偷家」,真麻了

原文作者:机器之心

冷月清谈:

Meta积极招募AI人才,甚至开出高达1亿美元的待遇吸引OpenAI员工。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承诺将正面应对Meta的挖角行为,并强调公司不会为了留住人才而牺牲公平。Meta的挖角行动促使OpenAI更加专注于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研发,并计划推出新一代开源大模型。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关于AI人才价值和企业竞争策略的讨论。

怜星夜思:

1、Meta如此高调挖角OpenAI,除了技术上的考量,还有什么其他的战略意图吗?
2、OpenAI高管强调“公平”,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留住人才,这种做法在商业竞争中是否可行?
3、文章提到OpenAI员工工作强度大,每周工作80小时。这种高强度工作模式对AI研究人员来说是常态吗?对创新和发展是好是坏?

原文内容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面对 Meta 一亿美元签字费挖人的条件,OpenAI 的回应是……


生成式 AI 竞争如火如荼的当口,OpenAI 却突然宣布本周全员放假,还是直接放一周。



这当然不是因为 GPT-5 已经造好,或是竞争对手全被打败了,而是因为 OpenAI 被挖人挖麻了。


随着高级研究人员接连被竞争对手挖走,OpenAI 高管向团队成员保证,公司不会「袖手旁观」。据《连线》杂志报道,上周六,OpenAI 首席研究官 Mark Chen 向员工发出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备忘录,承诺要在顶尖研究人才争夺战中与 Meta 进行正面交锋。


这一次,《连线》甚至以「OpenAI 领导层回应 Meta 挖角:有人闯进了我们家」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在那份备忘录中,Mark Chen 表示:「我现在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就像有人闯入我们家偷了东西一样。请相信,我们并没有袖手旁观。」


就在几天前,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成功从 OpenAI 招募了四名高级研究人员加入 Meta 的「超级智能实验室」。而更早几天,Meta 更是将 OpenAI 苏黎世办公室的三位研究者一锅端走。详情可参阅我们之前的两篇报道:



总结起来,现目前已经被 Meta 挖走的 OpenAI 研究者已经达到 8 位:


  • Trapit Bansal,2022 年 1 月加入 OpenAI,曾获得 ICLR 2018 最佳论文奖。

  • Shengjia Zhao,2022 年 6 月加入 OpenAI,曾获得 ICLR 2022 杰出论文奖。Google Scholar 引用量超过 2.1 万。

  • Jiahui Yu(余家辉),2023 年 10 月加入 OpenAI,曾是谷歌 DeepMind Gemini 项目多模态的负责人,Google Scholar 引用量超过 3.4 万。

  • Shuchao Bi, 2024 年 5 月加入 OpenAI,领导后训练 - 多模态团队,曾在谷歌工作过。

  • Hongyu Ren(任泓宇),2023 年 7 月加入了 OpenAI,此前曾在苹果、谷歌等公司工作过,Google Scholar 引用量超过 1.7 万。

  • Xiaohua Zhai(翟晓华),曾在 DeepMind 从事研究工作,于去年 12 月加入 OpenAI。Google Scholar 引用量超过 8.6 万。

  • Lucas Beyer,同样曾在 DeepMind 工作,于去年 12 月加入 OpenAI。Google Scholar 引用量超过 8.6 万。

  • Alexander Kolesnikov,同样曾在 DeepMind 工作,于去年 12 月加入 OpenAI。Google Scholar 引用量超过 9.0 万。


从目前的情况推测,Meta 新招募的这些研究者都将加入由该公司重金聘请的 Scale AI 创始人 Alexandr Wang 领导的新组建的超级智能实验室(Superintelligence Lab)。这位 1997 年出生的、也颇受争议的成功创业者也已经在欢迎推文中暗示了这一点。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扎克伯格还整理了一份名单「The List」,里面包含一些 AI 领域顶尖的研究科学家和工程师 —— 扎克伯格甚至愿意为他们开出高达 1 亿美元的优厚待遇。



尽管 OpenAI 高层似乎迫切希望留住员工,但 Mark Chen 表示,他「个人对公平(fairness)有着很高的标准」,并希望以此为契机留住顶尖人才。他写到:「虽然我会努力留住你们每一个人,但我不会以牺牲他人的公平为代价。」


仅在 6 月份,硅谷对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竞争正日趋激烈。据山姆・奥特曼与其兄弟杰克・奥特曼在播客中发表的评论,扎克伯格的做法尤其激进,他向一些 OpenAI 员工提供了 1 亿美元的签约奖金。


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然而 OpenAI 多位直接了解报价的消息人士证实了这一数字。据《华尔街日报》报道,Meta 首席执行官也一直在亲自联系潜在的人才。Mark Chen 在 Slack 上写道:「在过去的一个月里,Meta 一直在积极拓展新的人工智能项目,并多次(但大多未成功)试图用以薪酬为重点的薪酬方案来招募我们最优秀的人才。」


另一边 Meta 则赶紧「辟谣」:在周四全公司的会议上,Meta 的一些高管被问及奥特曼所说的一亿美元签字费。


Meta 首席技术官 Andrew Bosworth 暗示,只有少数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人可能获得如此高的薪酬。他澄清说,「薪酬的实际条款」并非「签约奖金」,而是各种不同的东西。换句话说,不是一笔现金。科技公司通常会以限制性股票单位(RSU)的形式向高级领导层提供最大比例的薪酬,具体比例取决于任职期限或绩效指标。


对于一位非常资深的领导者来说,四年总薪酬约 1 亿美元并非不可想象。Meta 的一些高管,包括 Andrew Bosworth,多年来每年的薪酬总额都在 2000-2400 万美元之间。


一位接近 Meta 的消息人士证实,该公司一直在大力加强研究人员的招聘,尤其关注来自 OpenAI 和谷歌的人才。有报道称,Meta 还曾想招募两位已经离开的 OpenAI 联合创始人和研究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以及 John Schulman—— 其中前者的引用量已经超过 65 万,而后者也超过了 12 万。


一位消息人士称,尽管 Anthropic 也是 Meta 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据信与 Meta 的文化不太契合。「他们不一定扩大了团队规模,但对于顶尖人才来说,不设目标上限,」该消息人士表示。


Mark Chen 的备忘录中还包含公司其他七位研究负责人的留言,而这些留言显然都是为了鼓励员工们留下来。


一位研究团队的负责人鼓励员工,如果收到了 Meta 的录用通知,就主动联系他们:「如果他们给你施加压力,或者开出离谱的超高报价,就让他们放弃吧。在可能最重要的决策面前给别人施加压力可不是什么好事。」《连线》杂志没有透露这位负责人的姓名,因为他并非高管。「我很想和你谈谈这件事,而且我对他们的录用通知了如指掌。」


目前,OpenAI 员工的工作强度很大,许多员工每周工作时间长达 80 小时。据多位消息人士透露,OpenAI 下周将基本停工,以便员工恢复精力。但这些消息人士表示,高管们仍计划继续工作。



在 Mark Chen 的备忘录中,OpenAI 的另一位领导写道:「Meta 知道我们这周要恢复精力,会利用这段时间试图向你施压,迫使你快速独立地做出决策。如果你感到压力,别害怕联系我。我和 Mark 一直在你身边,愿意支持你!」


尽管 OpenAI 领导层对 Meta 的行动非常重视,但 Mark Chen 也承认,OpenAI 「过于沉迷于定期产品发布的节奏,以及与竞争对手的短期性能比较」。一位曾与奥特曼密切合作的前 OpenAI 员工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奥特曼希望每隔几个月就能看到一些令人瞩目的公告。现在,这种情况似乎正在改变,公司更专注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


「我们需要继续专注于真正的目标,那就是找到将计算转化为智能的方法,今年晚些时候将有更多超级计算机上线,」Mark Chen 写道。「这是主线任务,重要的是要记住,与 Meta 的冲突只是支线任务。」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我这周都会在线 —— 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好加油干。随时可以给我发私信。」


奥特曼也在 Slack 上进行了点评:「看到 Mark 在整个过程中展现出的领导力和正直,真是令人惊叹,尤其是在他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的时候,」奥特曼在 Slack 上回复 Chen 的留言时写道。「非常感激他成为我们的领导者!」


面对 Meta 高薪挖人,CEO 亲自下场的组合拳,OpenAI 团队成员最近似乎显得有些沮丧。



不过对此也有人评论认为,Meta 很难通过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挖到真正顶尖的人才,毕竟谁愿意加入一家技术落后的公司呢?


但至少这一次挖人大战过后,每个技术人才都要重新自我定价一番了。


最后,OpenAI 其实有新活,他们的新一代开源大模型已经开始预热。



明天就是「下个月」了,大模型的格局又会反转吗?


参考内容:

https://www.wired.com/story/openai-meta-leadership-talent-rivalry/

https://www.wsj.com/tech/meta-ai-recruiting-mark-zuckerberg-openai-018ed7fc

https://techcrunch.com/2025/06/27/meta-is-offering-multimillion-dollar-pay-for-ai-researchers-but-not-100m-signing-bonuses/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email protected]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商言商,如果“公平”导致核心人才大量流失,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公司的利益。当然,一味用高薪留人也并非长久之计,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前景才是关键。

从更深层次来说,这可能是Meta在AI领域战略布局的一部分。通过吸引顶尖人才,Meta希望在未来的AI技术标准制定中掌握更多话语权,避免再次错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那样的机会。毕竟,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未来。

高强度工作在AI领域确实比较常见,毕竟技术迭代速度太快了,稍微松懈一点可能就被竞争对手赶超。但长期来看,这种模式肯定不可持续,容易导致员工身心俱疲,反而影响创造力。

我觉得OpenAI高管的“公平”更多是一种姿态,或者说是一种公关策略。与其花费巨额资金留住所有人,不如将资源集中在核心人才身上,同时对外展现OpenAI的价值观,吸引更多认同这种价值观的人才加入。

我觉得要辩证地看。短期内,高强度工作可能有助于快速突破技术难点,但长期来看,需要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反而能激发新的灵感。

阴谋论一下,也有可能是扎克伯格单纯看不惯奥特曼。想想之前 Altman 搞 Worldcoin 的时候,和 Zuck 关系就挺紧张的。现在 OpenAI 风头正盛,挖角可能也是一种宣泄不满的方式?(纯属娱乐,别当真~)

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是可持续的。“公平”能够建立员工对公司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而且,真正顶尖的人才,除了薪资待遇,更看重的是发展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想起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真正的创新往往不是在高压状态下产生的,而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灵光一现的时刻,可能是在洗澡、散步,或者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所以,适当摸鱼,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手动狗头)

除了补强技术实力,我觉得Meta可能还有削弱竞争对手,搅乱市场格局的考量。高薪挖角能直接打击OpenAI的研发进度,同时也能引发整个AI行业的人才重新评估自身价值,抬高行业薪资水平,增加其他入局者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