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编程领域再起波澜:Cursor从Anthropic挖走Claude Code核心人物

AI编程领域竞争白热化!Cursor从Anthropic挖走Claude Code核心人物,直接挑战行业格局。

原文标题:从亲密伙伴抢人,Cursor挖走Claude Code两位核心人物

原文作者:机器之心

冷月清谈:

AI编程领域竞争加剧,Cursor从Anthropic挖走Claude Code项目的两位核心负责人——Boris Cherny(开发负责人)和Cat Wu(产品经理)。此举发生Cursor对Anthropic的AI技术有高度依赖的背景下,或将使两家公司的关系变得复杂。Cherny和Wu将致力于开发Cursor的“类智能体”功能。尽管如此,Anthropic的年收入已达40亿美元,估值也高达615亿美元。Cursor受益于Anthropic的AI模型及其自身优化的用户体验,业务增长迅速,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超过5亿美元,估值达99亿美元。AI编程市场竞争激烈,各科技巨头纷纷入局,Cursor的挖人事件或将进一步激化市场竞争。

怜星夜思:

1、Cursor直接从Anthropic挖走核心人物,这种"挖墙脚"行为在AI行业内普遍吗?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2、文章里提到Cursor要开发"类智能体"功能,你觉得这个功能会给AI编程带来哪些变革?会取代程序员吗?
3、Anthropic的年收入高达40亿美元,但仍然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你认为高收入和留住核心人才之间有什么关系?企业应该如何平衡这两者?

原文内容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Panda


AI 行业的仍在继续上演。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Anthropic Claude Code 的两位负责人被 AI 编程应用 Cursor 的开发商 Anysphere 挖走了。


考虑到 Cursor 对 Anthropic 的 AI 依赖程度 ——Cursor 是 Anthropic 最大的客户之一,这种从合作伙伴抢人的做法可谓是相当大胆。至少,这可能会让这两家公司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具体来说,Anysphere 从 Anthropic 挖走了 Boris Cherny 和 Cat Wu 两位主管级人物。


其中,Boris Cherny 是 Claude Code 项目的开发负责人,可以说是 Claude Code 技术的灵魂人物,将加入 Anysphere 担任首席架构师和工程主管。Cat Wu 则是 Claude Code 产品经理,在 Anysphere 的新职务是产品主管。


Boris Cherny 和 Cat Wu,在此访谈节目中,Cherny 表示 Anthropic 公司 80% 的代码都是 Claude 写的。图源:Latent Space


Cherny 表示,这两位新加入 Cursor 的员工将致力于开发「类智能体」功能(指自动执行涉及多个步骤的复杂编程任务)以及其他产品。


不过,今天对 Anthropic 也不算是完全糟糕的一天。同样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Anthropic 的年收入已达到 40 亿美元,即每月 3.33 亿美元,较年初数值增长近四倍。现目前,Anthropic 的估值已经达到 615 亿美元。


许多开发者和工程师都认为,Anthropic 开发的 Claude 系列模型是最好的编程模型,Cursor 等 AI 开发工具普遍整合了该系列模型。Anysphere 联合创始人、首席产品官 Sualeh Asif 曾在一份声明中称 Anthropic 是「我们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之一」,并表示其技术为 Cursor 的大部分业务提供了支持。


或许正是得益于 Anthropic 优秀的 AI 模型,加上 Cursor 不断优化的交互体验,让 Cursor 本身业务增长强劲,前两天甚至开始支持网页和移动端开发。




Anysphere 上个月表示,其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超过 5 亿美元,即每月收入 4200 万美元。而在 3 月份的时候,Anysphere 的年度经常性收入为 2 亿美元 —— 短短 3 个月就翻了一倍多。现目前,Anysphere 的估值为 99 亿美元,较去年 12 月的 26 亿美元增长显著。


今年 2 月,Anthropic 推出了自家的 AI 编程产品 Claude Code 并广受欢迎,而 OpenAI、谷歌 DeepMind、亚马逊等也在纷纷入局,让 AI 编程市场竞争陡然加剧。


这一次,Anysphere 直接挖走 Claude Code 两位核心人物,不知道又是否会给这个风起云涌的市场带来新的变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anthropic-revenue-hits-4-billion-annual-pace-competition-cursor-intensifies

https://x.com/cursor_a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f_1w00qIKc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email protected]

这个问题问得好!“挖墙脚”在AI行业内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人才极度稀缺的情况下。大公司有资金和平台优势,小公司可能在文化和激励机制上更灵活,所以互相流动很正常。不过像Cursor这样直接从合作伙伴挖人,确实比较少见,也挺大胆的。我个人觉得,这种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获得一些优势,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损害行业的合作生态,毕竟大家还是要一起把AI这个蛋糕做大的。

取代?不存在的!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AI目前只能解决已经被定义好的问题。想象一下,一个客户的需求是模糊不清的,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要什么,这时候AI能做什么?所以说,AI编程工具再强大,也只是工具而已,最终还是要人来使用和控制。

“类智能体”这个概念很吸引人!如果真的能实现自动执行复杂编程任务,那绝对是AI编程领域的重大突破。这意味着AI可以不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编程工作。但要说取代程序员,我觉得还早。编程不仅仅是写代码,还需要理解需求、解决问题、进行创新。这些都需要人类的思考和判断,AI目前还做不到。

我觉得最核心的是要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高收入可以让员工生活无忧,但如果员工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螺丝钉,可有可无,那他们很容易失去工作热情。企业应该多给员工一些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参与到公司的重大决策中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对公司有重要的意义。

从法律角度看,只要不违反竞业协议,人才流动是自由的。从商业伦理角度看,直接挖合作伙伴的核心人物可能不太厚道,容易影响合作关系。不过,如果Anthropic自己给的待遇或者发展空间不够好,那也怪不得别人。这事儿也给我们提了个醒,留住核心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高收入当然重要,但不是全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们除了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Anthropic收入很高,说明公司发展前景不错,但如果员工在公司里没有成长空间、没有归属感、没有足够的认可,那他们还是会选择离开。所以,企业要平衡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工作环境。

高收入是吸引人才的敲门砖,但留住人才要靠文化和氛围。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能让员工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另外,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晋升机制和培训体系,让员工能够不断学习和成长。总而言之,留住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位。

我理解的“类智能体”更像是超级助手,它可以帮我们搞定一些重复性的、繁琐的任务,比如自动生成代码、自动测试等等。这样程序员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架构设计、算法优化等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上。所以,我觉得它不会取代程序员,而是会改变程序员的工作方式,让程序员更高效、更有价值。

我倒觉得这很正常啊,市场经济嘛,价高者得。与其说是挖墙脚,不如说是人才的双向选择。Cursor肯定给了Cherny和Wu更有吸引力的条件,他们才会跳槽。Anthropic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在人才管理方面做得不够好。当然,商业竞争嘛,手段可以多样,但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