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应对变化的市场?关键在于正确决策

企业应对变化市场的关键在于正确决策,需依据事实、依靠正确的人、并重视有效沟通,以提升经营效率。

原文标题:企业应对变化市场的关键,在于正确决策

原文作者:认识管理

冷月清谈:

本文通过传奇职业经理人斯隆的案例,阐述了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如何做出正确决策。核心观点包括:决策是经理人的日常工作,应以“见利见效”为标准;要“让事实说话”,通过收集和分析事实来辅助决策;决策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人,需要依靠有责任心和判断力的“正确的人”;以及通过有效沟通,激发团队成员的思考和贡献。文章还通过通用汽车技术中心的建设案例,说明了如何通过沟通将想法变成提案和现实,进而突破发展瓶颈。总而言之,企业应重视决策过程,以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变化的环境中求生存并逆势增长。

怜星夜思:

1、文章中提到“让事实说话”,但在实际商业环境中,很多时候信息是不完全的,甚至存在误导性信息。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获取和判断“事实”?
2、文章中提到斯隆依靠委员会集体决策。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集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有效?又有哪些弊端需要注意?
3、文章提到“正确地做事情”和“做正确的事情”,你认为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应该更侧重哪个方面?为什么?

原文内容


传奇职业经理人斯隆知人善任,推动管理创新,其理念成企业界标杆,深远影响后世企业管理。

包政老师的《卓有成效的经理人》一书便是透过斯隆的职业生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的管理框架和实践指导。小编摘编关于正确决策的段落,供大家学习,愿大家在巨变的环境中活下去,然后逆势增长:


常识君|有话说

本文摘编自《卓有成效的经理人》,包政著,

斯隆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决策者必须是行家里手,同时在决策过程中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事实及其背后的真相做出选择。弄清事实,让事实说话,是决策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集中企业的资源和力量,不断提高产品争夺市场的能力,是企业决策中最重要的事项。

01

决策是经理人的工作


决策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是经理人经营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包括思考、选择和推动。经理人的选择标准也很简单,见利见效。所做的事情不能见利见效,必须重新选择。如果经理人选择不到位,一错再错,只能下台,面临淘汰,甚至职业生涯中止。

1.在见利见效的事情上下功夫

职业经理人必须懂得“正确地做事情”,而不是“做正确的事情”。所谓正确地做事情,就是围绕持续见利见效的结果,展开他的全部工作,让所有的工作,包括他自己的工作,都能聚焦于见利见效。

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世上没有人认为自己会选择错误的事情去做,哪怕是一错再错的人,也会认为自己选择的事情是正确的。

处在持续运营之中的企业,正确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依靠真善美的产品挣钱。促进技术进步是,响应市场需求是,提升艺术品位是斯隆习惯依靠公司的政策进行引导,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政策的制定并不复杂,针对现实问题或者不合理现象,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就可以了。与其说是在做决策,不如说是在工作,是在从事日常经营工作。


2. 让事实说话,让事实做决定

在遇到重大决策事项时,包括公司政策的制定,斯隆都采用委员会的方式,依靠集体的力量做出决策,把企业中相关的人员聚集起来共同议决,议决的过程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斯隆习惯把各种问题先摆出来,把各方的意见也都先摆出来,然后让参与决策的各方针对问题的焦点,收集相关的事实,让事实来做出回答,让事实来做决定。他通常会说好了,现在事实已经清楚了,事实已经帮我们做出了抉择192810月,斯隆和法律顾问史密斯一起去欧洲考察。这次考察激发了斯隆收购德国欧宝公司的兴趣他签署了收购的意向协议。协议为期半年,公司先调查再决定是否收购,一旦决定收购,需要先支付3000万美元的定金。为此,公司组建了调查组,组长是史密斯。斯隆希望史密斯带领的调查组,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并做出回答

第一,如果有一天美国出口的轿车只能进入高价位市场,真正的大众市场被欧洲当地的轿车统治,我们是否会后悔现在没有竭尽全力来避免这种局面

第二,如果能在欧洲大陆和海外其他市场生产一款比现有的雪佛兰更简单,并且经过设计和开发、售价也更低的车型,那么会不会出现巨大的市场机会

第三,如果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哪怕现在还没有实现,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随着德国工业的发展,德国本地化制造带来的成本就会低于关税和其他进出口的支出,这个巨大的市场机会是不是就会呼之欲出呢

第四,如果对海外制造业的投资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那么公司是不是就有机会借助欧洲大陆和英国市场的运营捍卫公司的规模、销量以及利润呢准确地说,是不是可以扩大通用汽车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规模、销量和利润,并且保护海外其他地方的业务发展不受影响

最后,斯隆在给史密斯的备忘录中强调,作为执行委员会主席,我特别想对大家说的是,不要对任何事情想当然,要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研究和接触各种观点,不要带有成见,我们唯一的目的是获取事实,不论这些事实会把我们引向何处

3.靠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斯隆是正确的人,他所做的事情因他而正确。如果做决策的人不正确,那么告诉这个人要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也是徒劳的。人不对,事就不对。按照斯隆的话说,一个组织并不能做出决策,组织的功能是基于已经确立的准则提供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内,人们可以用一种有序的方式进行决策,而决策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人,取决于制定者和责任人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机构只是提供了做事情的资源和条件,最终还是要靠人做事情,包括思考、选择和推动。斯隆认为,不能套用公式来做决策,而是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固定、硬性的规则永远不能替代人对商业问题的合理判断。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能否做出一项正确的决策,完全靠决策者承担责任的能力与承担责任的意愿。

从斯隆给史密斯的备忘录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考虑的是通用汽车公司的前途和未来,这是总裁的责任担当表明了他对这项决策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也为这项决策指明了方向。

1929118日,斯隆依据史密斯小组的专项调查向财务委员会汇报了欧宝以及海外生产的全部情况,财务委员会通过了收购欧宝的决议,并决定在执行委员会下设一个收购欧宝的委员会,授权完成收购任务,收购报价 1.25 亿马克。该委员会成员有弗瑞德·费希尔、一位董事、一位同时在执行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任职的成员,还有斯隆。

192938日,收购委员会向执行委员会报告,结论性意见是行使购买权。报告中详细记录了德国汽车市场当时的发展情况及欧宝的信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欧宝有736家销售网点,拥有德国最好的经销商组织。收购会让通用汽车公司拥有欧宝的经销商组织,并获得一个德国本土企业的背景,而不必以外资的身份从事运营。

1931年 10月,通用汽车公司做出了收购欧宝的最终决定,获得了欧宝公司的全部股份。收购欧宝公司,使通用汽车公司在德国市场上占据了有利位置,进而,使通用汽车公司从一家国内制造商转变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制造商,不仅拓展了市场发展的空间,而且拓展了资源配置的空间,包括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通用汽车公司的出口量暴跌,1932年,出口量开始回升,但是海外的产销量增长得更快,1937年,通用汽车公司出口18万辆汽车同时,海外的产销量达到 18.8万辆。

从中可以看出,做决策是经理人日常经营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贾穿始终的是提高企业经营业务的运营效率及经济成果,而决策水平的高低,全凭经理人在企业经营业务中练就的承担责任的本事


02

依靠沟通做出决策


了解巴纳德思想的人都知道,经理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沟通,以激发每一个人的思考,并让每个人愿意为共同的选择做贡献。一群平凡的人在一起,经过有效沟通可以做成一件不平凡的事情。

1. 从突破现实入手

人类的一切选择都是为了突破现实——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的向往,让人们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

早在二战结束前,通用汽车公司工程技术设施不足的问题已经显现出来了,公司不同技术部门的员工分散在底特律的不同地方勉强办公。尤其是外观设计部,备受重型工程部门柴油发动机生产线噪音的干扰。

于是,各工程技术部门就开始为战后的设施制订计划了。这个过程涉及研究部和工程部之间的关系问题,自然就产生了一种想法能不能寻找一个地方,建设一个庞大的技术研究中心,把所有与技术相关的部门,全部放在一起办公这对通用汽车公司来讲,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如何做好这件事情谁都不知道,其中涉及一系列的决策,且没有人有能力对每一步的决策承担责任。


2. 让想法变成提案

凯特灵用一个具体的计划对这些建议做出了回应。他提出扩大研究设施的投入,除了机床和模型产线,将所有设施都搬到新址。他把这份计划发给了亨特负责工程职能的副总裁,亨特又转给了斯隆。

最终,斯隆先生向委员会提议,他正在拟订一项在底特律邻近地区建立技术中心的计划,以响应公司有关提高技术实力的政策。他指出,这个计划目前处于试探性阶段,完整的资料将会在稍后提交。他建议这个中心应该包括现在有的研究事业部和艺术色彩部门,同时还要有总部的工程研究职能,类似于总部工程部从事的产品研究,既有别于研究事业部现在的工作,也不涉及事业部工程项目组的工程开发。行政管理委员会主席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出席会议的相关人员也都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建议中的技术中心的支持和浓厚兴趣

3. 让提案变成现实

行政管理委员会经过讨论达成了共识,包括技术中心应该远离人口密集的市区,但要靠近铁路,距离通用汽车大楼25~ 30分钟车程,并且临近住宅区。同时达成的共识还有,每个部门都应该保留各自的标识。

194412月中旬,通用汽车公司找到一块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且面积合适的土地,剩下的问题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审美标准和建筑风格。

哈利·厄尔从一开始就主张,应该建造一座标志着成功的建筑,并且该建筑还应该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其他人则认为,任何对高审美标准的强调,都有可能会使技术中心的实际运作效果打折扣,所以他们希望通用汽车公司自己来设计和规划这个项目。就在这场争论发生时,斯隆恰好参观了刚刚完工的底特律乙基公司实验室,那些漂亮的建筑给斯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斯隆开始更倾向于采纳厄尔的观点。

最后,通用汽车请厄尔为技术中心寻找能够提供合适设计方案的建筑师。厄尔拜访了很多顶尖的建筑设计学院,也广泛地征求了这个领域内其他专业人士的意见,最后发现几乎所有的推荐都指向了沙里宁。

19457月,通用汽车拿到了建筑的初步设计方案、精心制作的比例模型以及各栋大楼的建筑效果图。是年,项目正式动工,但后来被迫延期。1949年,项目重新动工。1956年,通用汽车技术中心落成。技术中心真正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它既具备良好的运行功能,又不失优雅。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是一群平凡人的共同事业,如何让一群平凡人干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关键是沟通。沟通不在于技巧和方法,而在于认真程度,在于对事情的人思考程度。

图片

相关图书


-End-
发布人:余伊羿|责任编辑:郑琳琳|部门领导:宁姗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福尔摩斯探案。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像侦探一样,运用逻辑推理和演绎法来拼凑事实的真相。

具体来说,可以:

1. 从已知推导未知: 基于已有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
2. 寻找关键线索: 关注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它们往往隐藏着重要的信息。
3. 排除干扰因素: 排除主观偏见和情绪干扰,保持客观冷静。
4.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提出各种可能性,然后逐一验证。

集体决策就像是开“诸葛亮会”,人多力量大,但搞不好就变成“三个和尚没水喝”。

我认为以下情况更适合集体决策:

1. 重大战略决策: 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决策,需要充分论证。
2. 涉及多部门利益的决策: 需要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内部冲突。
3. 需要创新性解决方案的决策: 集体头脑风暴更容易产生新想法。

但要注意:

1. 明确决策流程: 谁负责组织、谁有投票权、如何处理分歧,都要事先明确。
2. 控制会议时间: 长时间的会议容易让人疲劳,降低效率。
3. 鼓励不同意见: 营造开放的讨论氛围,允许成员自由表达观点。
4. 确定最终决策人: 集体讨论之后,需要一个人来做最终决定,避免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信息不完全和误导性信息确实是常态。我的理解是,这里的“事实”不是指绝对真理,而是指在特定认知框架下,尽可能接近真相的客观依据。

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多方验证: 不要只依赖单一信息源,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交叉验证。
2. 关注数据: 数据往往比主观描述更可靠,但也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统计方法。
3. 考虑动机: 分析信息提供者的动机,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4. 小步快跑: 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错,根据反馈调整策略,降低风险。
5. 保持怀疑: 对任何信息都不要轻易相信,要保持批判性思维。

这个问题问得好!在商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发现完全的事实根本不存在,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判断框架。

我的经验是:

1. 关注长期趋势: 短期波动难以预测,但长期趋势往往更清晰。
2. 相信自己的直觉: 直觉是经验的积累,但也要用理性来验证。
3. 勇于试错: 没有完美的计划,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改进。
4. **保持信息渠道畅通:**积极的进行市场调研,与客户交流,时刻关注竞争对手情况。

这个问题很有哲理,让我想起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

我的理解是:

1. 顺势而为: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选择有前景的行业,事半功倍。
2. 找准定位: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
3. 持续创新: 时代在变化,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保持竞争力。

集体决策的优势在于集思广益,可以避免个人决策的盲点和偏见,提高决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在问题复杂、涉及多个领域时,集体决策更有优势。

但集体决策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1. 效率较低: 讨论时间较长,决策过程缓慢。
2. 容易妥协: 为了达成共识,可能牺牲最优方案。
3. 责任分散: 决策失误时,难以追究个人责任。
4. 可能出现“群体思维”: 为了维护团队和谐,成员可能不敢表达不同意见。

因此,在选择决策方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

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我认为“正确地做事情”更重要。因为再正确的方向,如果执行不到位,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当然,“做正确的事情”也很重要,但那应该是领导者考虑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员工,我更应该关注如何把手头的工作做好,为企业创造价值。

所以,我的建议是:

1. 脚踏实地: 从小事做起,把每一件工作都做到极致。
2. 精益求精: 不断学习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效率。
3. 团队合作: 与同事协作,共同完成目标。

“正确地做事情”强调执行力,追求效率和效益;“做正确的事情”强调战略方向,关乎企业的长期发展。

我认为,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有所侧重:

1. 初创阶段: 更侧重“做正确的事情”,选择正确的市场和产品方向,活下来是关键。
2. 成长阶段: 两者并重,既要确保战略方向正确,又要提高执行效率,快速扩张。
3. 成熟阶段: 更侧重“正确地做事情”,优化流程,控制成本,保持竞争力。
4. 转型阶段: 再次侧重“做正确的事情”,寻找新的增长点,避免被淘汰。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更喜欢代码评审(Code Review)这种集体决策方式。几个人一起review代码,可以发现bug,提高代码质量,还能学习新的编程技巧。这和集体决策的原理是相通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code review的重点不是挑刺,而是建设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同样,集体决策也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集体决策的关键在于:
1. 目标一致:
2. 流程清晰:
3. 氛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