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PR 2025 北京论文分享会:聚焦AI前沿,共话视觉未来

机器之心北京CVPR 2025论文分享会报名启动!聚焦生成式AI、多模态等前沿视觉技术,更有腾讯青云、京东TGT人才计划助力。

原文标题:线下仅200名额!CVPR 2025北京论文分享会报名开启

原文作者:机器之心

冷月清谈:

机器之心将于2025年6月7日在北京举办CVPR 2025论文分享会,汇聚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生成式AI、多模态基础模型等前沿技术。本次会议将包含Keynote、论文分享、圆桌对话等环节,并为参会者提供企业招聘宣讲、论文Poster展示和企业展位交流的机会。同期,腾讯青云计划和京东TGT计划也将参与,为AI人才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会议旨在服务中国AI社区,促进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欢迎各位踊跃报名。

怜星夜思:

1、CVPR 2025 涵盖了如此多的研究方向,你认为未来一年内,哪个方向最有潜力出现颠覆性创新?为什么?
2、除了技术交流,你觉得参加这种论文分享会还能获得哪些价值?
3、如果你有机会在CVPR 2025分享你的论文,你会选择哪个方向?为什么?

原文内容


2025 尚未过半,人工智能领域的新进展已经令人应接不暇。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生成式 AI、多模态基础模型及实际应用落地等方向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个领域正从单一任务模型转向通用化、多模态的基础架构,同时加速向移动端和产业场景渗透。


以火热的「文生图」赛道为例,自回归与扩散模型的融合与优化正在引领视觉模型架构的创新。理论突破与产业落地的结合,正在推动这一领域进入新阶段。


此外,视频生成、多模态大模型、3D 领域同样以惊人的技术迭代速度刷新着我们的认知。


热点技术怎么追?前沿研究该看哪些?不妨来参加论文分享会。


全球性的顶级学术会议,从来都是领域内的「风向标」。CVPR 全称为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之一。今年的 CVPR 2025 共收到 13008 份论文投稿,最终接收 2878 篇论文,整体接收率为 22.1%。



为了服务中国 AI 社区,近年来机器之心持续举办了多场 NeurIPS、CVPR、ACL 论文分享会,受到了海内外 AI 社区的极大关注,众多高校、企业都积极参与。


2025 年 6 月 7 日,机器之心计划在北京举办「CVPR 2025 论文分享会」,广邀大家报名参与。如果有论文作者想要分享或者 Poster 自己的 CVPR 2025 论文,也欢迎扫描二维码报名!



本次论文分享会将设置 Keynote、论文分享、圆桌对话、企业招聘宣讲、论文 Poster 展示、企业展位交流环节,就业内关注的多模态、视频生成等热门主题邀请顶级专家、论文作者与观众做学术交流。


  • 时间:北京时间 6 月 7 日 09:00-17:30

  • 地址:北京(具体地址待确认后公布)

  • 线下名额:200 名



  • 更多详细日程,敬请关注机器之心后续公告。


合作伙伴介绍


腾讯青云计划


腾讯青云计划聚焦 AI 大模型等十大技术领域,面向全球招募顶尖实习生和毕业生,提供上不封顶的职级薪酬、全面定制化的培养方案,并开放核心业务工作机会、解锁前瞻性技术课题培养中国未来的科技人才。


今年腾讯将继续深度参与多场全球顶级学术会议,并组织群星未来之夜系列活动。关注“腾讯招聘”公众号了解相关报名信息


加入青云计划,不负少年意气!


青云官网:https://join.qq.com/qingyun.html


京东 TGT 计划


TGT (Tech Genius Team)是由京东发起的“顶尖青年技术天才计划”,面向全球高校本硕博在校生、应届生及毕业两年内的技术人才开放招募。


TGT 计划聚焦技术突破和有社会价值的前沿课题,依托京东在零售、物流、科技、健康、工业、产发等领域丰富的产业布局,研究涵盖包括多模态大模型与应用、机器学习、搜索推荐广告、空间与具身智能、高性能与云计算、大数据、AI Infra、安全等方向。


除了不设上限的薪资以外,京东还将提供完备的福利体系、充足的算力资源保障、“技术导师+业务导师+成长导师”三导师的培养机制,保障 TGT 能够心无旁骛投身技术突破并迅速成长为领军人物。


TGT 网址:https://campus.jd.com/home#/talentProject?tabKey=3


联系我们


机器之心联合多个合作伙伴,成功举办云帆・ICLR 2025 AI Talent Meetup、CVPR 2024 论文分享会、NeurIPS 2024 论文分享会、ACL 2024 AI Talent 晚宴等多场活动,助力合作伙伴吸纳人才,提升品牌影响力。


如您 / 您所在的企业对参与感兴趣,欢迎参与合作及共建,具体合作方式欢迎联系:



学术交流是其一,还能拓展人脉啊!想想,能来这种会的,要么是高校大佬,要么是企业精英,说不定就能找到未来的合作伙伴或者导师。而且,线下交流比线上效率高多了,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必须是3D内容生成!元宇宙都喊了这么久了,高质量的3D内容还是稀缺资源。如果能用AI自动生成各种3D模型、场景,绝对能引爆整个行业。想象一下,以后游戏、电影啥的,素材都用AI生成,那成本得降多少啊!

我会选择多模态情感分析方向。现在很多研究都关注于视觉和语言信息的融合,但是忽略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如果能让机器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就能在人机交互、智能客服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学生党来说,绝对是 career 发展的绝佳机会!腾讯青云和京东TGT都在招人,这可是近距离了解这些大厂的机会。说不定现场就能拿到 offer,直接起飞!

我觉得多模态大模型更有潜力。现在很多研究都在尝试将视觉、听觉、语言等多种信息融合到同一个模型中。这会带来更强大的理解和生成能力,应用场景也会更加广泛,比如智能助手、跨媒体内容生成等。

我个人比较看好文生图领域。现在自回归和扩散模型融合的趋势很明显,如果能在保证生成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生成速度和可控性,感觉会有更大的突破,甚至可能影响内容创作行业。

咱就说点实际的,感觉实际应用落地更有搞头。理论再 fancy,没法用起来也白搭。现在很多模型都太吃算力了,要是能把模型小型化,在移动端或者嵌入式设备上跑起来,那才是真的改变世界。利好边缘计算概念股(手动狗头)

作为一个算法工程师,我还是更关注实际应用。我会选择研究如何将现有的 CV 模型部署到资源受限的设备上。毕竟,模型再牛逼,没法用也白搭。我觉得这个方向很有挑战性,也很有价值。

对我这种社恐来说,参加这种会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和不同的人交流。虽然一开始会觉得尴尬,但几次下来,感觉自己也开朗了不少。说不定还能在会场上遇到心仪的 ta (手动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