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信息所与中国长城联合探索智能自主可控硬件发展之路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信息所与中国长城联合举办党日活动,聚焦智能自主可控硬件发展,深化信创领域合作,共谋国产工业软件发展新篇章。

原文标题: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信息所与中国长城联合举办“智能自主可控硬件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原文作者:数据派THU

冷月清谈: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信息所党支部与中国长城第76党支部联合举办了一场以“智能自主可控硬件发展”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旨在通过支部共建,加深双方在信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国产自主可控信息技术的发展。活动中,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信息所的师生参观了中国长城信创产品展厅,深入了解了中国长城在信创领域的技术成果与产业布局。双方还就各自的发展历程、技术实力、科研成果以及信创产品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在讨论交流环节,双方重点探讨了未来在工业软件适配、高效智算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合作,并希望借助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信息所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共同推动信创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双方均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创信创事业的新篇章。

怜星夜思:

1、信创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除了技术瓶颈,还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它的发展?
2、文章中提到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你认为在工业软件领域,我们应该优先突破哪些关键技术?
3、清华大学与中国长城的合作模式,对于其他高校和企业在推动信创产业发展方面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原文内容


4月17日下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信息所党支部师生12人与中国长城第76党支部在长城大厦联合举办了以“智能自主可控硬件发展”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支部共建的形式,深化双方在信创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国产自主可控信息技术的发展。

图片 


首先,信息所党支部师生参观了中国长城信创产品展厅,深入了解中国长城在信创领域的技术成果与产业布局。作为中国电子旗下计算产业核心承载主体,中国长城在党政、金融、教育等领域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并依托“芯-端-云-控-网-安”全产业链优势,为国产化生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信息所党支部书记金涛表示:“此次参观让我们直观感受到国产化技术的飞速进步,也为后续合作奠定了信任基础。”

图片 


随后,在中国长城第76党支部会议室,中国长城吴跃搏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技术实力和信创产品方案。作为中国电子计算产业的核心承载主体,中国长城秉承“新端一体”的战略,持续打造核心能力,在信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党政服务器和非同市场占有率方面名列前茅,为党政军及关键行业提供安全可靠的信创解决方案。

图片 


紧接着,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信息所所长龙明分享了信息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重点展示了团队在工业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研发管理、工业仿真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包括与气象局合作的“风清”“风雷”气象大模型系统、工业物联网时序数据库IoTDB等。


图片 

在随后的讨论交流环节,双方就信创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长城周庆飞表示,希望借助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信息所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共同推动信创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双方还就具体合作项目进行了初步洽谈,包括在工业软件适配、高效智算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工业软件领域,双方一致认为国产化替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表示将共同努力推动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和应用。

图片 


活动最后,双方党支部成员共同表示,将以此次党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共进,共同开创信创事业的新篇章。


撰稿:刘纯
审阅:金涛



关于我们

数据派THU作为数据科学类公众号,背靠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分享前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创新研究动态、持续传播数据科学知识,努力建设数据人才聚集平台、打造中国大数据最强集团军。




新浪微博:@数据派THU

微信视频号:数据派THU

今日头条:数据派THU

与其说优先突破哪个,不如说应该系统性地攻克, 任何短版都会制约整体水平。不过,如果一定要说优先,我投仿真软件一票。 现实中试错成本太高,强大的仿真能力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关键。 另外,人才是根本,要加大对工业软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感觉这方面我们还差很多。

同意楼上的看法,生态确实是关键。另外,我觉得人才短缺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信创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支撑研发、测试、运维等各个环节。还有就是政策支持的持续性,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才能吸引企业投入和发展。

我觉得最大的借鉴意义在于,高校可以更加贴近产业需求,科研成果能够更快地转化为实际应用。企业也能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这种合作模式需要解决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问题,才能保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我比较关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这是芯片设计的基础。如果EDA工具受制于人,整个芯片产业都会面临风险。另外,高端数控系统也是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它直接决定了高端装备的性能和精度。

我觉得信创产业目前最大的挑战是生态建设,国产软硬件需要相互兼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才能真正替代国外产品。技术瓶颈当然存在,但更重要的是用户习惯的培养、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这种合作是双赢,大学有理论和技术,企业有市场和资金,双方结合可以优势互补。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和企业的目标不同,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合作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

工业软件种类繁多,个人认为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和MES(制造执行系统)是应该优先突破的关键技术。CAE关乎产品设计的精度和效率,MES则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这两个领域的技术突破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这种“高校+企业”的合作模式,能够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高校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和市场反馈。这种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周期,加速信创产业的发展。我觉得关键在于双方要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谢邀,收益良多。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说,基础软件例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的性能和稳定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从市场角度看,用户对国产软件的信任度还需要时间来建立,需要更多成功的案例来证明国产软件的实力。当然,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或者国际形势也会给信创带来影响,比如某些芯片的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