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智学院亮相 ICLR 2025,邀您共话 AI 人才培养与科研未来

上海创智学院首次亮相 ICLR 2025,广邀 AI 人才共话科研与人才培养,更有闭门交流会和教职机会等你来!

原文标题:ICLR 2025|上海创智学院人才交流会,等您来~

原文作者:机器之心

冷月清谈:

上海创智学院作为新成立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首次亮相 ICLR 2025,旨在汇聚顶尖 AI 人才,探讨未来科研与人才成长。学院位于上海徐汇北杨人工智能小镇,拥有先进的教学实验空间和丰富的算力、数据资源,并与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致力于构建“产学研创”的创新生态。学院将于 ICLR 期间举办人才交流闭门会,提供前沿分享、深度对话和与大牛互动的机会,同时常年开放教职岗位招聘。

怜星夜思:

1、上海创智学院作为一所新成立的AI学院,你认为它最大的优势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2、文提到“产学研创”生态,你觉得高校在其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仅仅是提供技术支持吗?
3、你认为除了参与 ICLR 这种顶会,上海创智学院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原文内容

ICLR 2025 即将启幕,全球顶尖 AI 学者与技术先锋汇聚一堂。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地的建设者,上海创智学院将首次亮相 ICLR,邀您一起共赴关于未来科研与人才成长的深度对话。



我们跨界新生


上海创智学院成立于 2024 年 7 月,是全新的高等教育科研机构,致力于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人才。学院旨在汇聚活跃创造力的师资和最富潜质的学生,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科学研究、交流合作、技术转化、产业合作,孵化创新企业、打造创新高地。


学院具备国际一流办学条件,在徐汇的北杨人工智能小镇拥有 2.7 万平方米教学实验空间;学院具有充足的算力资源、丰富的数据资源、创新活力的学生资源、创投资源等。学院已链接 31 所头部高校、头部科研机构、20 余家头部企业、独角兽、初创企业,共同促进构建 “产学研创” 全链共生、共赢的创新生态。



我们期待您的到来


人才交流闭门会


  • 前沿分享・深度对话

  • 惊喜彩蛋・大牛互动


时间:2025 年 4 月 25 日 10:00am -12:30pm

地点:新加坡市中心(报名成功后通知)


↓扫码预约活动席位



报名成功后将有工作人员微信 / 邮件与您联系~


诚邀不凡的你,汇聚超常的资源,让您收获更高的成长斜率!


学院常年开放教职岗位招聘,详见下方公众号,诚邀海内外青年学者投递简历~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liyazhou@jiqizhixin.com

我认为,除了参加顶会,还可以多举办一些workshop,或者合作一些比赛,通过这些方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并且可以适当的宣传学院的科研成果,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该专注于探索前沿技术,为产业界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储备。 但同时也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了解产业需求,避免科研脱离实际。

高校的角色不仅仅是提供技术支持,更应该成为创新源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同时,高校也需要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可以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吸引企业的人才加入。 另外,也可以设立奖学金,吸引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报考。

优势:机制灵活,可能更容易出成果,尤其是在交叉学科方面。 挑战:积累不足,无论是学术声誉还是校友资源都需要时间沉淀,短期内可能难以与老牌名校竞争。

优势是能快速整合资源,打造一个全新的科研平台。 挑战在于如何避免“新瓶装旧酒”,真正做出有特色的研究,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已有的工作。

可以尝试与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吸引更多国际人才。 同时,也可以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访讲学,提高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高校应该成为一个连接器,连接学术界和产业界,促进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产学研创”的良性循环。

个人觉得,新学院最大的优势在于“新”。 没有历史包袱,可以更灵活地调整方向,更能适应快速变化的AI领域。 挑战也来源于“新”,知名度低,如何快速吸引顶尖人才和建立业界影响力是需要认真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