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将升级银联-Visa双标磁条卡为芯片卡,涉及卡面调整。此举或为Visa稳固市场之举,用户可关注手中卡片是否在升级之列。
原文标题:这些信用卡将迎来升级,这些值得关注。
原文作者:蓝翼说
冷月清谈:
怜星夜思:
2、文章里提到Visa是“稳住现有基本盘”,你觉得Visa接下来在中国市场会怎么发展?
3、你最期待哪家银行的哪张双标卡升级?为什么?
原文内容
上周开始,银行陆续发布通知,计划将现有的「银联-Visa」双标磁条卡逐步升级为芯片卡,目前已发公告的包括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
某些银行公告里还专门写了「新卡的卡面设计可能有所调整」。由此也引发了不少猜测,是否在美国运通、万事达卡之后,Visa 也要通过双标卡升级的方式变相入华了呢?
这一动作也标志着运行近 40 年的磁条双标卡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那么,蓝翼今天就来深度解析下银联和 Visa 此举将带来哪些变化吧。
哪些卡可以升级?
哪些卡可以升级?
各家银行此次升级的公告,都圈定了范围——现有存量银联-Visa 双标卡,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存量卡,具体的每家各有不同。
先看招行,它只限定有限的几张卡:
-
Visa 标准信用卡金卡/普卡
-
Visa 携程联名卡金卡/普卡
-
Visa 国航联名卡金卡/普卡
-
Visa 东方航空联名金卡/普卡
-
Visa 商务信用卡(含个人承债、单位承债、单位承债采购)
划重点,没有 Visa 经典白金卡,也没有 Visa 无限卡哟。
与招行相比,交行就比较大方:卡号前 6 位(BIN号)为 434910(白麒麟)、458124(金凤凰) 或 458123(红鲤鱼)。也就是说普卡、金卡和白金卡都通通包括在内,包括权益不错的 Visa 银联双标白麒麟。
再来看看中国银行:卡号前六位为 409665、409666、409667、409668、409670、409672、438088 的卡片都在内。
这样看来,中行无限卡也会升级,那么招行无限卡,你在哪里?另外曾经风光无限的中行冬奥卡系列,按照卡号来看也在升级之列,此前发行时说过「到期不续」,大家猜测很可能会分成两张单标卡,现在看来是不是可能就正常续期,但卡面估计要换咯。
而民生银行公告升级民生银联 Visa 双标磁条标准卡,含民生太平洋远东百货联名信用卡、民生南非世界杯主题卡、民生奥运主题卡、民生首汽联名信用卡等已停发并换发为民生银联 Visa 双标磁条标准卡的产品,这里就不再列出咯。此外,民生还公告把发行的 Visa 银联双标信用卡有效期调整为 8 年,包括民生标准信用卡、民生东方航空联名卡、民生女人花 Visa 信用卡等,应该是磁条换芯片后的对应更新?
本周,农行和工行也发布了升级公告,先来看看农行——升级的产品范围为:农业银行发行的银联-Visa 双标磁条信用卡,卡号前 6 位(BIN号)为 403361、404117、404118 或 463758。也就是说,大家关注的精粹白也在升级之列,好评。
工行升级范围是卡号首位为 427020、489734、489735、427030、427039、427029、438126、458441、451810、427010、451811、458071、438125、427018、451804、489736、427019 的双标卡。
即将走进历史的双标卡
即将走进历史的双标卡
双标卡是中国支付市场未完全开放时期的产物。早年银联的网络还不发达,境外卡组织也没有办法在国内直接发卡,于是双标卡让中国信用卡用户可以以卡境内境外通行,这也是为什么像经典白、白麒麟等高端卡都是双标卡的原因。
2015 年央行首次提出清算市场开放,这是中国金融业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它使得外资清算机构可以直接在中国设立清算机构,与中国发卡行合作发卡,目前美国运通、万事达卡两大国际卡组织都已经顺利实现境内发卡。加上银联在境外的网络覆盖,以及微信、支付宝等国内第三方快捷支付的全球普及,双标卡作为过渡性产品的历史使命已经逐渐完成。
让双标卡变得尴尬的还有信用卡技术的革新,早期的磁条刷卡方式由于盗刷风险高,目前早已淡出市场。早在 2011 年央行就提出「关于推进金融 IC 卡应用工作的意见」,2014 年 11 月,央行发布通知明确芯片卡的主导地位,要求自 2015 年 4 月 1 日起,各发卡银行新发行的芯片银行卡应符合 PBOC3.0 规范。而国际上 EMV 芯片标准的卡也早已替代磁条刷卡,尤其是 2020 年后,全球银行都加快了芯片卡的更替脚步,好处就是盗刷率明显下降——3DS 技术保证了线上支付的安全,芯片卡则保证了线下支付的安全。
而目前国内市场存量的大多数双标卡,都无法支持境外主流的插卡、拍卡等支付形式,这也让用户在出国时颇为不便。为此,不少银行通过发行 1+1 套卡的形式来解决,但两张卡还是没有一张卡来的方便,而且在《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颁布之后,银行都对 20% 的睡眠卡「高压线」避而不及, 1+1 的发卡模式也渐渐成为过去时。
国内、国外外两套标准在一张芯片上兼容已经不是什么技术壁垒。美国运通人民币卡、全新中国万事达卡都采用支持 PBOC 与 EMV 双应用标准的芯片,即所谓的「一芯双应用」。
包括 Visa 早在 2021 年和中国银行推出的冬奥主题信用卡,也是双标芯片,这也为今天各银行的双标卡升级奠定了技术基础。
可以说 Visa 和银联的技术测试早在彼时已经完成,差的就是双方的博弈。那么是什么让银行纷纷开始升级 Visa 双标卡呢?
旧瓶新酒的背后,谁在博弈?
旧瓶新酒的背后,谁在博弈?
那么既然双标在技术上早就能实现「一芯双应用」,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年,只有冬奥卡这么一张双标芯片卡,其它卡还在磁条+芯片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我国对双标卡发卡的政策。2016 年底,央行支付司和清算协会召集各大银行召开了关于外币单标卡及双标卡的发行管理会议,重申「境外机构与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合作授权发行银行卡,应当采用境内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发卡行标识代码。境外机构不得通过合作方式变相从事人民币的银行卡清算业务。」且双标卡不再核批新卡,已有的双标卡无法修改卡面,无法更替材质。
而银联也出台规范,要求银联卡卡面(正面和背面)不可以出现「被中国银联董事会认为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以及他们的分支机构信用卡或者借记卡名称、徽标、商标,包括:万事达、visa、AE、Europay国际、JCB、摩根斯坦利、大莱等。」
这也是双标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背景原因。对于入华还没有明确时间表的 Visa 来说,围绕双标卡的博弈一直都在进行。早在中行发行冬奥卡的时候,蓝翼就说过这背后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是冬奥这个大主题下国际奥组委、北京奥组委、监管机构、Visa、银联、中国银行等各方博弈后的结果,或许是 Visa 通过奥组委的影响力来让银联让步……
蓝翼也注意到,此次银行关于双标卡升级的公告里,有的提到了「顺应全球支付市场发展趋势,提升持卡人境内外支付体验」,应该是在出境和支付安全这两点上,下了游说的功夫?
另外,为了加快 EMV 迁移进程,Visa 启动了「风险转移」政策:将发卡行承担银行卡欺诈风险改由发卡行、收单行中未采取 EMV 迁移的一方承担,要求银行尽快发行加载 EMV 标准芯片的银行卡,蓝翼估计国内银行也在考量这方面的原因吧。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 Visa,随着美国运通和万事达卡都拿到了人民币清算组织牌照,坚持单独申请人民币清算组织牌照的 Visa 肯定鸭梨山大。眼看其它几家一边发新卡,一边在境内刷卡活动和权益上下功夫,而 Visa 的单标卡只能在国外使用场景有限,银行又受到睡眠卡红线的压力不愿意做 1+1 套卡发行,Visa 国内的新卡增长一定不乐观;境内活动这块则只能靠双标卡的一元购来撑场子。
平心而论,国内市场上比较活跃的 Visa 卡主要还是双标卡这块,毕竟很多是老牌的「高端卡」产品,也是银行的顶梁柱之一,舍不得丢掉。但这些卡同样也是近年银行权益温暖的「重灾区」,还有以稳著称的经典白也停发了……如果再不摘掉「磁条卡」的帽子,连 Visa 在境外的优势也丢掉,那就真的难以想象了。
所以蓝翼认为 Visa 此次与银行合作推出双标磁条卡的升级,也是有稳住现有基本盘的意思。至于说因此变相入华,蓝翼目前还不觉得。一方面不能发新卡、不能更改卡面和材质这个大前提没变,那么增量市场就还没有打开;另一方面,这种一卡许两家的产品模式,估计在权益、活动和预算上也很难与卡组织亲儿子相比,对升级后的卡能有多少活动,蓝翼抱持怀疑态度。
结语
结语
总的来说,蓝翼认为此次双标卡的升级,是 Visa 在中国市场面对压力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的稳住现有用户,不至于出现大幅下滑的权益之举。真正要想盘活中国市场,还是需要获得牌照,只是 Visa 别具一格的申请模式,只能说祝好运啦。
用户层面,对于正在用 Visa 双标卡的同学来说,如果你手中的卡恰好在升级之列当然是好事啦。比如交行的 Visa 白麒麟,农行的精粹白、中行的无限卡等等,其它银行的也可以等等看。毕竟升级后的芯片卡刷起来不止方便,也更放心啊。
你最期待升级的是哪张卡呢?留言里说说?
-
推荐阅读:
-
上篇文章: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