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招募《大数据实践课》合作企业:共建产学研用平台

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招募《大数据实践课》合作企业,提供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共育大数据人才,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原文标题:2025年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 | 招募夏季学期《大数据实践课》合作项目

原文作者:数据派THU

冷月清谈:

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面向各界企业招募2025年夏季学期《大数据实践课》合作项目。该实践课是清华大学“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备大数据视野、思维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可以提供数智安全管控、大数据系统、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等类型的实践项目,与清华师生共同解决实际需求,并有机会获得人才储备、深度合作、品牌提升等多重收益。项目征集截止日期为4月11日,欢迎各界企业报名垂询。

怜星夜思:

1、企业参与清华大学的《大数据实践课》项目,除了招聘人才,还能获得哪些长远的战略价值?
2、文章中提到要A、B类学生自由组队,你觉得这样的分组方式有什么优势和潜在的挑战?
3、如果你是企业,你会更倾向于提供哪种类型的实践项目(数智安全管控、大数据系统、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为什么?

原文内容


一、大数据研究中心简介


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于2018年9月成立,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鼓励大数据领域学科交叉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大数据研究中心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的优势,面向全球数字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服务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聚焦信息科技前沿,促进数据科学理论、大数据技术与大数据领域应用等多个层次的深度交叉与融合发展,建设国际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创新研究平台,突破大数据系统软件性能瓶颈,研究自主可控的领先关键技术,形成产学研用闭环的国家大数据系统软件创新平台,力争为跨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及数据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


依托院系:软件学院

共建院系:化工系、能动系、电机系、计算机系、车辆与运载学院、经管学院、社科学院、卫健学院、医学院、环境学院、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等


二、《大数据实践课》简介


2015年12月,为培养具有大视野、数据思维和专业技能的“π”型复合人才,在“学校统筹,问题引导,社科突破,商科优势,工科整合,业界联盟”指导原则下,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宣布推出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项目依托软件学院,面向全校在学研究生开放选课,是清华大学能力提升项目中,覆盖面最广、生源最多的项目之一。截至2025年3月统计,来自全校45个院系的3502名同学及北京市属高校10名同学报名参与项目学习,其中697人获得“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证书”。


《大数据实践课》是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必修培养环节。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以企业实际项目需求为驱动,锻炼学生和真实用户之间的交流能力、需求获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现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及求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实践方式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来自全校理、工、文、商、医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分为A、B两类,A类主要是面向商科、人文社科等非信息类专业背景学生,B类主要面向计算机、软件、自动化等信息类专业背景学生。A、B类同学自由组队,分工明确,以数据驱动的“真问题,真数据”,在校内外双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在企业全时八周完成大数据实践项目任务。


欢迎企业提供以下四种类型之一的实践项目:


1.数智安全管控(偏安全管控)


围绕个人信息、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技术及应用的实践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风险分析、安全合规建议、安全实践指引、安全措施应对、安全体系建立、安全标准研究制定、安全技术研发等。理论联系实际,产学研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大数据系统(偏系统架构)


提出一个关于大数据分析系统的需求,并描述例如应用场景、数据量、已有数据的存在形式、企业现有业务流程、期望的流程等详细内容。偏向系统,数据量大(百万,GB级优先),项目过程中无需学生标注数据,不建议纯图片类型数据。


3.大数据分析(偏数据分析)


提出真实的数据分析需求,给出真实的数据集,让学生实现一个真实的分析系统及算法,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4.大数据应用(偏综合应用)


结合大数据应用,给出真实的数据集,让学生实现一个真实的大数据交叉应用项目,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企业预期收获


1. 参与清华大学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人才培养;

2. 联合清华师生共同解决企业实际需求;

3. 满足对清华大数据人才储备需求;

4. 获得与清华大数据领域老师深度合作的机会;

5.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6. 优秀团队导师,获得“优秀企业导师证书”;

7. 获得申请清华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优先权。


五、往届合作企业


《大数据实践课》自启动以来,从社会各界共征集实践项目300余项,包括来自发改委、卫健委、中车四方、中国中铁、美团点评、中国石化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省环保集团等国内外百余家企业,涉及工业大数据、医疗大数据、金融大数据、交通大数据、电力大数据等27个主要应用领域。评选优秀实践项目60余项,优秀企业导师80位。帮助企业解决行业真实痛点,实践效果获得企业广泛认可。

图片 

往届合作企业(部分)


六、申请要求及流程


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材料,在夏季学期开学前通过评审的企业统一面向学生宣讲,学生选择项目并组队后到企业实践。同时,需企业提供以下配合及指导内容:


1.提供实际项目需求及该项目的【数据样本或数据测试集】,指派企业导师,提交【信息收集表】内容;

2.根据项目实际需求,指导学生完成行业和市场分析等背景调研,指导学生确立项目的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应用,并进行系统和算法性能评估;

3.参与项目的中期和期末答辩,对学生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

4.提供其他与项目所需的数据、资料等,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5.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注:项目实践时间以学校通知为准。


企业导师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电脑填写链接https://f.kdocs.cn/g/mOfcsb2t/ 提交申请信息。



项目征集截止日期为4月11日。(如数据样例内存较大可将样本提交至:[email protected],邮件主题:“企业名称-《大数据实践课》实践项目(2025)”。)项目经遴选评审后,录用项目采用确认邮件通知。欢迎各界企业报名垂询


联系人:高老师

咨询电话:010-62773971

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于我们

数据派THU作为数据科学类公众号,背靠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分享前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创新研究动态、持续传播数据科学知识,努力建设数据人才聚集平台、打造中国大数据最强集团军。




新浪微博:@数据派THU

微信视频号:数据派THU

今日头条:数据派THU


俺是小企业,预算有限,肯定选大数据分析啦。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真实数据集,让他们帮我分析分析,看看能不能发现啥商机。万一他们捣鼓出个爆款算法,那我不就赚翻了嘛!就算没啥成果,也当是低成本的市场调研了,不亏!

我觉得挺好的,有点像玩RPG游戏组队打怪,战士在前边扛伤害,法师在后边输出,奶妈负责加血。不过现实中可没这么简单,需要大家都有团队意识,互相理解和支持,才能发挥出1+1>2的效果。就怕遇到那种啥都想自己做,不相信队友的,那就凉凉了。

这种分组的优势在于能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现实中,一个项目往往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合作。让A、B类学生提前适应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至于挑战,我觉得主要在于如何平衡双方的贡献,避免出现一方主导,另一方被边缘化的情况。

我觉得可以从知识产权和行业标准制定方面考虑。企业和清华大学合作,有机会共同产出新的技术方案和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以申请专利,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如果能参与到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中,那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就更有利了。

我会优先考虑数智安全管控方向的。现在数据安全越来越重要,企业在这方面的需求也很大。通过与清华大学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理念,提高企业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而且这也能提升企业在客户心中的信任度,增强品牌竞争力。

战略价值啊,我觉得在于构建一个产学研的生态系统。企业可以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加速技术创新;高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实践场景,验证研究成果。这种互相促进的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我会选择提供大数据应用类型的项目。因为这种项目往往更贴近实际业务,能直接解决企业的痛点。而且通过与学生的合作,企业可以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如果项目成功,可以直接部署使用,快速产生效益。

A类学生(商科背景)更懂业务场景和用户需求,B类学生(技术背景)擅长实现和优化。自由组队能促使他们优势互补,共同完成一个更贴近实际应用的项目。但挑战也很明显,不同背景的学生可能在沟通方式、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需要花时间磨合。

我认为除了人才储备,更重要的是获得与清华大学在大数据领域深度合作的机会。这不仅仅是解决当下问题,而是能帮助企业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把握未来的方向,提升长期竞争力。而且与顶尖高校合作的经历,对企业品牌声誉也是一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