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AI创业富豪遭名校拒收:是“炫富”翻车,还是招生歧视?

18岁AI富豪遭名校拒收,引爆“炫富”争议和招生公平讨论。是个人问题,还是体制问题?

原文标题:18 岁亿万富豪遭名校集体拒收!高中靠 AI 狂揽 300 万用户,入学申请竟成“炫富”翻车现场?

原文作者:AI前线

冷月清谈:

18岁的Zach Yadegari,凭借AI卡路里追踪应用Cal AI狂揽300万用户,年收入高达2400万美元。然而,拥有4.0GPA和34分ACT成绩的他,却被包括耶鲁、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在内的15所顶尖大学拒之门外。此事引发广泛关注,焦点集中在他的入学论文内容以及大学的录取标准。Yadegari在论文中坦诚自己曾经抗拒上大学,但在参观京都龙安寺后反思,认为大学不只是敲门砖,更是提升长期工作的渠道。尽管如此,许多人认为他的论文过于“傲慢”,可能导致了拒信。此外,该事件也引发了关于大学录取体系是否公平的讨论,以及对亚裔学生是否存在歧视的质疑。Yadegari的回应是,他只是希望在论文中展现真诚,但最终也无法得知被拒的真正原因。

怜星夜思:

1、Yadegari的经历,让你觉得在当今社会,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或者说,名校光环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2、如果让你来评估Yadegari的入学申请,你会录取他吗?为什么?
3、Yadegari的Cal AI应用,让你觉得AI在未来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原文内容

整理 | 华卫、核子可乐

近日,18 岁的 AI 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EO Zach Yadegari 在社交平台上透露,自己拥有 4.0 的平均绩点(GPA)和 34 分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成绩(31 分以上被视为高分),但申请的 18 所大学中有 15 所拒绝了他,包括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常春藤盟校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等其他顶尖院校。

之后,他的帖子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获得超过2700 万次浏览、3000 次转发和 3900 多条评论,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录取过程的不满。作为回应,Yadegari 随即还公开了他的整篇入学论文,而由此带来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Yadegari 的亮眼履历

尽管现在还是高中生,但 Yadegari 已开发出热门人工智能卡路里追踪应用 Cal AI。据了解,这款利用 AI 技术跟踪食物图片并计算卡路里的应用在他读高三时发布,并迅速成为同类产品中增长最快的佼佼者,如今创造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且年度经常性收入有望达到 3000 万美元。据 Yadegari 在社交平台公开介绍,该应用目前的下载量超过 300 万次,平均年收入为 2400 万美元(合约 1.76 亿元人民币)。

Cal AI 的优势或许在于它完全是在大型图像模型时代建立起来的,其使用 Anthropic、OpenAI 和 RAG 的模型来提高准确性,并在 GitHub 等网站上的开源食物卡路里和图像数据库上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应用创建者又通过编码解决了技术问题,例如识别食品包装中或杂乱碗中的成分。 Yadegari 曾介绍,“我们发现不同的模型对不同的食物有更好的效果。”据称,这款应用程序的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 90%。

并且,Cal AI 已经是他的第二次成功。16 岁时,他还以 10 万美元卖掉了一家自己创立的网页游戏公司。而 Yadegari 对技术的兴趣很早就开始了,他从 7 岁起就开始编程,并在 12 岁时创建了他的第一个应用程序。

然而,虽然 Yadegari 拥有亮眼的成功创业资历、成绩和考试分数同样优异,但他还是被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杜克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高校拒之门外,只有佐治亚理工学院、德克萨斯大学和迈阿密大学向他伸出橄榄枝,后者同样属于美国顶尖的工程类院校。

这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包括 Reddit 联合创始人 Alexis Ohanian 在内,毕竟这位少年的初创应用还曾被福布斯评为“有望挑战传统行业巨头”的产品,成绩也不错。同时有网友向 Yadegari 提问:“当你已经做了很多全职专业人士的工作时,你仍然上大学的主要动机是什么?”,Yadegari 对此的回答是“我上大学的动机只是为了过社交生活”。

一些人推测,其入学论文的内容可能为其录取结果带来了关键影响。

入学论文写了什么?

据 Yadegari 透露,他连续两周一门心思扑在写入学论文上,别的什么都没干。“还让我认识的最厉害的写手帮我检查润色。 ”

在这篇入学论文中,他开头就坦言自己之前从未打算上大学:“2019 年 1 月 14 日,我给妈妈发消息说:我永远都不会上大学。 多年来,我对此坚信不疑。”接着,Yadegari 大致介绍了之前自学编程和不断赚钱的创业经历。

据称,Yadegari 曾和 Cal AI 的其他联合创始人在旧金山的一个黑客公寓里花了一个夏天打造产品原型,他原以为自己会成为那种“典型”(即便有些老套)的大学辍学科技创业者,身边的导师和投资人也鼓励他勇敢走自己的路。但在黑客公寓的那段经历让他意识到,如果不上大学,他将错过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

因此曾经对上大学相当抗拒的他,在参观京都龙安寺时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年轻时的乔布斯也曾在这里寻找类似的答案。“在拒绝大学之路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将自己束缚在了另一种期望框架中:典型的辍学创业者。为我指引方向的不再是学校老师,而是风险投资人和导师,可那依然不是我自己选择的方向。我逐渐意识到,大学不仅仅是一块敲门砖,而更多是提升自己长期工作的渠道。在人生的新篇章里,我想尝试向教授和同学们学习,而不再仅仅通过电脑或课本来自学。”Yadegari 写道。

于是,求学成为 Yadegari 的新目标。这位年仅 18 岁的年轻人在回复帖子下收到的众多评论时也称,“我想要的不是特定技能,而是想追寻‘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

Yadegari 之后也对 TechCrunch 表示,其已经意识到,商业上的成功并不是他 17 岁人生中最大的成就。"生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成功,它还关乎人际关系和成为更大社群的一部分。”

引发的反响和推测

很多人认为,Yadegari 的论文内容太过“傲慢”,就是他被多家高校拒收的问题所在。

一位网友称,“入学论文的内容表明你退学的可能性很高,所以他们把你的名额给了真正想大学毕业的人。”超过 20000 名其他网友点赞了这条评论。


对此,Yadegari 回应说道:"即使有 1% 的可能性我继续保持我的成功率,难道他们不想承担将来能用我名字的风险吗?”接着有网友提出,“更大的风险是你辍学并公开说他们没有教你任何对你有任何用处的东西。”"名校关心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毕业率,而很多名校可能会认为,因为你已经赚了很多钱,所以你会辍学。毕业率将直接影响排名。"

另一些人则“抨击”大学录取体系存在问题,Yadegari 并不是唯一一个质疑自己资质出众却被顶尖大学拒之门外的高材生。

上个月,19 岁少年 Stanley Zhong 和他的父亲对包括加州大学在内的几所大学提起诉讼,指控这些大学在招生过程中对 “高素质的亚裔美国申请者 ”存在种族歧视。Zhong 说,尽管他的 GPA 高达 4.42,SAT 分数接近满分 1590,而且他父亲所在的谷歌公司也向他发出了工作邀请,但他还是收到了 18 所申请大学中 16 所的拒信,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此前称钟同学的诉讼没有法律依据。

Y Combinator 的 Garry Tan 也在 X 平台上发表了看法,“坦白”自己当年申请大学时也遭到大量拒绝并被列入候补名单,“因为我读了 Ayn Rand 的 The Fountainhead 后重写了我的入学论文,Rand 的客观主义哲学似乎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过,Tan 最终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并入学。

对于自己在 X 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所引发的反响,Yadegari 表示,“能看到这么多不同观点很有意思,但说到底,我永远也无法确切知道自己被拒的原因。归根结底,我写入学论文时,是希望招生办公室能觉得我真诚,因为这一直是我所追求的。”

参考链接:

https://techcrunch.com/2025/04/03/teen-with-4-0-gpa-who-built-the-viral-cal-ai-app-was-rejected-by-15-top-universities/

https://www.msn.com/en-us/money/careersandeducation/teen-s-f-entrepreneur-s-college-essay-went-viral-after-being-rejected-by-stanford-harvard-and-yale/ar-AA1Ct7P6?ocid=BingNewsSerp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trending/18yearold-millionaire-ceo-of-cal-ai-rejected-from-harvard-yale-stanford-101743564844080.html

声明:本文为 AI 前线整理,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活动推荐
AICon 2025 强势来袭,5 月上海站、6 月北京站,双城联动,全览 AI 技术前沿和行业落地。大会聚焦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汇聚 AI Agent、多模态、场景应用、大模型架构创新、智能数据基建、AI 产品设计和出海策略等话题。即刻扫码购票,一同探索 AI 应用边界!

今日荐文

图片
你也「在看」吗?👇

AI改变生活?细思恐极啊!Cal AI这种应用,看似方便,但会不会让我们越来越依赖AI,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AI收集我们的饮食数据,会不会侵犯我们的隐私?当然,我不是反对AI,只是希望在享受AI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保持警惕,避免被AI所控制。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学历肯定是敲门砖,尤其是在大公司或者体制内。但能力更像是后期的加速器,决定你能走多远。名校光环当然有用,能给你提供更多资源和人脉,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就像Yadegari,即使没进名校,人家一样能做出成功的AI产品。所以,我觉得学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名校是助力,三者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

纯抖机灵角度讲,对Yadegari来说,可能能力比学历更重要,毕竟人家已经财务自由了。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学历可能真的是改变命运的入场券。当然,如果能力超群,也许能打破这种局面,但那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机会。

如果我来评估,我会录取他。虽然他的论文可能有些“傲娇”,但换个角度想,这不也代表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吗?而且,他已经证明了自己有很强的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样的人才,即使以后真的辍学去创业,也能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声誉。与其录取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不如给这种有创新精神的人一个机会。

从招生官的角度来看,录取决策需要综合考量。Yadegari的学术成绩和创业经历无疑是加分项,但他的论文中透露出的对传统大学教育的质疑,以及较为明确的“社交”动机,可能会让招生委员会担心他是否能融入校园文化,以及是否会对学校的毕业率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录取Yadegari之前,学校可能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学习意愿和目标,以确保他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实现个人发展。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是我来评估,可能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一方面,不得不承认Yadegari的履历确实亮眼,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另一方面,他的入学动机好像不太纯粹,只是为了体验“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万一他入学后不好好学习,或者半途而废,岂不是浪费了学校的资源?而且,他的成功经历会不会让他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从技术角度来看,Cal AI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型图像模型和开源数据库。这说明AI的发展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数据积累。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AI应用出现,例如智能家居、自动驾驶、个性化医疗等等。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AI伦理问题,确保AI的发展符合人类的价值观。

Cal AI这种AI卡路里追踪应用,简直是懒人福音啊!以后吃饭前拍个照,就能自动计算卡路里,再也不用自己费劲算了。我觉得AI的潜力远不止于此,以后在医疗、教育、交通等等领域,肯定会有更多AI应用涌现出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从更学术的角度来看,学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学历代表着系统性的知识学习和思维训练,而能力则是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体现。名校光环可以带来更高的起点,但真正的成功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Yadegari的案例更多的是个例,不具有普遍参考性。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追求单一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