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AE白金卡权益调整:新老用户年费政策差异及权益变化解读

浦发AE白金卡权益更新:新用户年费改为消费20万,酒店乐园权益变更为贵宾价。接送机与贵宾厅权益保持不变。

原文标题:玩卡 | 温暖升级鼻祖新活动解读

原文作者:青蛙飞旅

冷月清谈:

本文解读了浦发AE白金卡的最新权益调整政策,主要针对年费和权益两大方面。针对年费,新开卡用户需要消费20万才能免年费,老用户维持原有20万积分兑换的政策不变。权益方面,接送机和贵宾厅权益保持不变,酒店和乐园权益变更为贵宾价格。文章还提及了一些其他的信用卡活动信息,例如ITIN办理、中信/汇丰/华美银行开户等。

怜星夜思:

1、浦发AE白金卡这次调整,新老用户区别对待,你觉得这种做法合理吗?站在银行和用户的角度,分别会怎么想?
2、除了浦发AE白金,你还知道哪些曾经辉煌但后来权益缩水的信用卡?你觉得信用卡权益缩水是必然趋势吗?
3、文章提到酒店贵宾价,你觉得浦发AE白金卡提供的酒店贵宾价会跟招行300酒店或者中信36+1酒店相比吗?你更期待哪种类型的酒店权益?

原文内容


点击公众号👇,关注我们

后台回复“加群”加入我们讨论群。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文发自我们的第二个公众号“刷蛙滴卡”,欢迎关注~

小蛙团办活动正在进行中~

1.ITIN现价¥998,含一次报税套餐¥1198,月底结束!最后10+地址席位,只留给办ITIN的朋友~

2.中信新户刷免大白金:

3.汇丰卓越:

4.华美银行远程开户:

5.卓锐证券:

6. 平安百夫长团办:


新开了几个资格准入群,有需要的可以加小蛙提供凭证截图加群 (人多可能回复得慢)

1️⃣美卡高阶群(需要美卡群活跃用户且持有amexchase $90 以上年费持卡人才能加入)

2️⃣航司白金群(仅限国内和主流航司白金会籍加入)

3️⃣国内和hk 高端卡(限年费 3000 元以上持卡人加入)

4️⃣汇丰交流群(需要验证卓越达标)



小蛙最近可能上了年纪了总爱怀念国卡的黄金时代,印象里国卡黄金时代开创者之一就是浦发ae白金,开创了航空里程兑换的先河。但是浦发也是温暖升级一词的发明者,终结了这个黄金时代。浦发之前卡权益政策截止到3月31号,最近新的政策也出来啦。



1

浦发ae年费调整

第一个调整是刷免条件从20w积分兑换改成了20万消费金额,不过这个是针对新开卡用户哦,老用户还是之前的不变。之前买过多倍积分的朋友们基本上不用操心年费积分,新上车的朋友消费20万还是有点难的,所以凡事趁早吧,别拖沓。

2

权益情况

接送机和贵宾厅权益保持不变。

酒店和乐园改成了贵宾价格,小蛙也很期待桔子水晶和亚朵的贵宾价是什么样子。说起酒店贵宾价,最经典的可能是招商300酒店,其次是中信36+1和北京运通的299及399酒店,浦发这个,期待一下酒店列表吧。小蛙不懂,但是大受震撼。



招行300酒店的优势在于性价比高,覆盖面也比较广。中信36+1胜在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酒店。浦发这次如果是“贵宾价”,那估计会是一些高端酒店的定向优惠,数量可能不会太多。我更期待的是高端酒店的定向优惠,毕竟浦发AE白金卡的定位还是偏高端的。

这属于典型的“杀熟”行为的缓和版。银行角度来看,老用户已经投入时间精力,维系成本较低,保持原有政策可以稳定用户群体。新用户则需要更高的门槛来覆盖成本,并筛选出高价值客户。从用户角度,老用户自然开心,新用户可能会觉得不公平,但如果认同卡片的价值,还是会选择接受的。

我觉得区别对待挺常见的,毕竟银行也要考虑成本。对老用户维持原政策,可以避免流失;对新用户提高门槛,可以筛选优质客户。银行的角度肯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用户的角度自然是希望权益越多越好啦!

利益相关,我是老用户,当然觉得合理!:dog_face:新用户嘛,要么接受要么换卡呗,选择权在自己手上。银行也要恰饭的嘛,理解万岁!

我觉得浦发这次的酒店贵宾价估计很难跟招行300酒店比,毕竟招行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资源优势明显。中信36+1的模式倒是可以参考,但价格和酒店选择估计会略有差异。我个人更期待那种覆盖面广、灵活度高的酒店权益,比如积分兑换或者直接折扣。

权益缩水几乎是所有信用卡逃不掉的命运!早年的兴业银行信用卡,各种神卡层出不穷,现在也趋于平淡。信用卡权益缩水是市场和银行策略调整的结果。初期为了吸引用户,会推出很多优惠政策,但随着用户基数增大,银行需要平衡成本和收益,所以权益缩水难以避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银行需要不断创新,推出新的权益来吸引用户。

必然趋势!羊毛出在羊身上,银行又不是慈善机构。与其抱怨缩水,不如多研究新卡,寻找新的薅羊毛机会!

不期待,没啥好期待的。这种“贵宾价”往往水分很大,不如直接给点实在的折扣或者积分!

当年招行的经典白金卡绝对算一个!刚出来的时候权益简直爆炸,后来慢慢缩水,但仍然是很多人的首选。信用卡权益缩水我觉得是必然趋势,毕竟银行也要控制成本,而且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不断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