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ya Sutskever 新公司 SSI 曝光:低调运营,专注超级智能

前 OpenAI 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的新公司 SSI 获 20 亿美元融资,估值达 300 亿美元,专注超级智能研究,引发行业关注。

原文标题:Ilya 新公司曝光:20 人左右员工超低调,线下面试要屏蔽候选人手机信号

原文作者:AI前线

冷月清谈:

前 OpenAI 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 创立的 AI 公司 Safe Superintelligence (SSI) 近期获得了高达 20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 300 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 AI 初创公司之一。该公司致力于实现超级智能,并且在实现超级智能之前不会推出任何产品。SSI 保持低调运营,员工规模小,甚至要求面试者屏蔽手机信号,倾向于内部培养技术人才。尽管如此,仍吸引了众多顶级投资机构的关注,预示着其在 AI 领域的巨大潜力。

怜星夜思:

1、Ilya 从 OpenAI 离职后创立 SSI,并且明确表示不会重复在 OpenAI 的方法,大家觉得他可能在研究方向或者方法论上做了哪些调整?
2、SSI 在招聘时要求屏蔽手机信号,这种做法在技术公司中常见吗?你认为这种做法的利弊是什么?
3、SSI 估值高达 300 亿美元,但员工只有 20 人左右,且没有任何产品推出,你认为风投们看重的是什么?这种投资模式是否可持续?

原文内容

作者 | 褚杏娟

硅谷最火的投资标的不再是新的应用或硬件产品,而是一个人。

据外媒报道,风投们正因为 AI 研究员 Ilya Sutskever 而向他那家神秘公司 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注入约 20 亿美元的新资金。这轮融资让 SSI 估值达 300 亿美元,使其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 AI 初创公司之一。

Ilya 曾是 OpenAI 首席科学家,帮助开发了 ChatGPT 背后的核心技术,成为业界备受尊敬的 AI 研究员之一。然而,在与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发生激烈冲突后,他于去年离开 OpenAI,之后创办了 SSI。

SSI 表示,在实现超级智能之前不会推出任何产品。

据接近 SSI 的人士透露,Ilya 告诉同事们,他不会沿用在 OpenAI 时期与同事们使用的方法来研发先进的 AI。他表示,他已经找到了另一座“需要攀登的山峰”,并且这一新方法已初现希望的迹象。

“每个人都好奇他究竟在研究什么,以及他的突破性见解是什么,”风投公司 Bloomberg Beta 的合伙人 James·Cham 表示,该公司并未投资 SSI。“这是一场极高风险的赌注,但一旦成功,你就成了改变世界的那一部分。”

大多数 AI 初创公司都在努力争取关注,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人才和投资者。SSI 则尽可能保持低调,在硅谷和特拉维夫的办公室秘密运营。

他们的官网非常简单,几乎只有一份 223 字的使命声明。知情人士透露,SSI 大约有 20 名员工——远少于 OpenAI 和 Anthropic 超过 1000 名的团队规模——并且公司不鼓励员工在 LinkedIn 个人资料上提及 SSI。

据知情人士透露,那些成功获得线下面试机会的候选人,在进入 SSI 办公室之前,会被要求将手机放在一种能屏蔽蜂窝和 Wi-Fi 信号的屏蔽容器 Faraday cage(法拉第笼)中。

SSI 的大部分员工在硅谷并不出名,因为公司更倾向于寻找有潜力的技术人才,由 Ilya 亲自指导,而不是聘请那些经验丰富、可能频繁跳槽并带走技术机密的人。

尽管如此,硅谷顶级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和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仍纷纷向 SSI 投资。新一轮融资由 Greenoaks Capital 领投,使 SSI 估值达到 300 亿美元,比去年 9 月的 50 亿美元估值飙升了 6 倍。

参考链接:

https://www.wsj.com/tech/ai/ai-safe-superintelligence-startup-ilya-sutskever-openai-2335259b?st=2anpze&reflink=desktopwebshare_permalink

 会议推荐

在 AI 大模型重塑软件开发的时代,我们如何把握变革?如何突破技术边界?4 月 10-12 日,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 北京站 邀你共赴 3 天沉浸式学习,跳出「技术茧房」,探索前沿科技的无限可能。

本次大会将汇聚顶尖技术专家、创新实践者,共同探讨多行业 AI 落地应用,分享一手实践经验,深度参与 DeepSeek 主题圆桌,洞见未来趋势。


今日荐文




图片
你也「在看」吗?👇

有可能 Ilya 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 AI 架构或者训练方法,区别于目前主流的 Transformer 模型。毕竟,他本人就是 AI 领域的大牛,肯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思路。说不定是另辟蹊径,搞一些更底层的研究,比如新型神经网络结构啥的。

我觉得风投们看重的是 AI 领域的未来前景。超级智能是 AI 发展的终极目标,一旦实现,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风投们希望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即使 SSI 的投资风险很高,但一旦成功,回报也将是巨大的。这种投资模式类似于风险投资,成功率不高,但一旦成功,就能获得超额回报。

我觉得这是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做法。真正的技术大牛,想要泄密方法多的是,屏蔽手机信号只能防君子防不了小人。而且,这种做法会让员工感到不信任,影响团队氛围。还不如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更有效。

有没有一种可能,屏蔽手机信号是为了让面试者更加专注于面试本身?现在很多人面试的时候都离不开手机,一会儿看看微信,一会儿刷刷抖音,根本没法认真思考问题。屏蔽手机信号可以让他们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面试,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

我觉得 Ilya 可能在安全性和可控性上投入了更多精力。OpenAI 的发展速度很快,有时候可能会忽略一些潜在的风险。SSI 可能会更加注重 AI 伦理和安全,避免 AI 技术被滥用或者失控。而且他之前在OpenAI内部对于激进的发展路线也有所不满,现在自己出来单干,应该会更加坚持自己的想法。

屏蔽手机信号这种做法在一些保密性要求高的机构,比如军工企业或者政府部门,比较常见。但在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很少会这么做。SSI 这么做,可能是为了防止技术泄密,毕竟他们研究的是超级智能,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不过我觉得有点过犹不及,过于强调保密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效率。

风投们赌的是 Ilya Sutskever 的个人能力和他在 AI 领域的声望。Ilya 参与开发了 ChatGPT,证明了他有能力做出改变世界的 AI 产品。风投们相信他有能力再次创造奇迹。这种投资模式是否可持续,取决于 SSI 能否在未来几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果他们一直没有产品推出,估值可能会泡沫破裂。

有没有可能,风投们也在“All in”一种信仰?就像当年投资特斯拉一样,赌的是一个未来。虽然现在看起来风险很大,但说不定 SSI 真的能实现超级智能,改变世界呢?谁知道呢,说不定过几年我们都要感谢这些风投大佬了。

个人感觉,除了技术上的调整,组织结构和公司文化可能也会有很大不同。SSI 规模小,更加灵活,Ilya 可以更好地掌控公司的方向,避免像 OpenAI 那样出现内部冲突。而且,从 SSI 低调的运营方式来看,他们可能更加注重长期发展,而不是短期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