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博士论文研究了如何用知识图谱和语言模型表示和应用常识知识,并在词义消歧、知识检索等任务中进行了应用。
原文标题:【HKUST 博士论文】常识知识表示、推理与应用
原文作者:数据派THU
冷月清谈:
在词汇层面,论文研究了从WordNet等词汇资源到ConceptNet和ATOMIC等常识知识图谱的演变,并提出了一种Z加权策略来解决词汇语义表示中的训练偏差,以及一种通用语义表示方法来缓解多语言环境下的数据稀缺问题。
在短语层面,论文提出了一种名为MICO的多替代对比学习框架,以有效进行短语级表示学习。
在句子层面,论文研究了如何高效地进行知识推理,提出了一种“基础化-剪枝-推理”管道,结合知识图谱和语言模型两种知识源,提高推理任务的效率。
最后,论文探讨了常识知识在词义消歧、知识检索和问答系统等下游任务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具身AI领域的应用前景。
怜星夜思:
2、MICO框架相比于其他短语级表示学习方法有什么优势?它在处理哪些类型的短语上表现更好?
3、论文中提到的“基础化-剪枝-推理”管道是如何提高推理效率的?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是什么?
原文内容
来源:专知本文约1000字,建议阅读5分钟
本论文探讨了常识知识在不同层次上的表示与应用——词汇、短语和句子,利用结构化知识图谱和生成性语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