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蓝翼正在准备年度作业——申卡攻略,发现 2023 年银行纷纷对里程和高端卡出手。整个 2023 年一共有 12 家银行对于旗下信用卡的里程兑换和高端卡权益进行了调整。这背后是怎样的原因,又揭示了怎样的趋势呢?
今天蓝翼就来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 2023 年银行做出了哪些调整吧:
首先是里程兑换部分:
-
2023 年 2 月,兴业将年费 500 元以下的信用卡兑换里程调整为 100:1。
-
2023 年 4 月,交行宣布将里程从 18:1 调整到 48:1,一下砍了一大半。
-
2023 年 7 月,农行宣布将里程从 20:1~30:1 降到 25:1~40:1。
-
2023 年 8 月,光大停止海航海免卡自动兑换里程。
-
2023 年 10 月,浦发发布里程值「缩水」公告,将原来 60:1~120:1 的里程兑换比例降到了 120:1~180:1。
而进入 2023 年 11 月,由于涉及年底权益调整公告,各家银行的「温暖」通知更是铺天盖地——
-
浦发运通白已经成为了一张没消费就没有权益的卡,而且消费活动目前也只到 2024.6 为止,唉。
-
交行宣布将停发沃尔玛信用卡,曾经沃尔玛信用卡超过 400 万的发卡量的辉煌,早已不再重演。
-
邮储鼎致白接机从 4 次减少到 2 次,并且加了一个月消费达标满 15000 元,并且取消羽毛球、游泳或健身服务;不过代驾从 2 次增加到了 6 次,算是难得。
-
虽然华夏已经被大家渐渐的忘记,但是它总是在银行接二连三发布公告的时候,也要进来插一脚。华夏丽人卡和华夏精英悦动卡把它们的重要权益都给砍了,估计是要开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活动吧?
-
光大积分调整:线上积分一律变成「不定期开展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渠道、特定场景和特定商户积分」;而线下呢,光大早就出台第三方支付不计积分,这可麻烦咯。
-
中信信用卡里程调整:国航、东航、海航和厦航里程将于 2023.12.31 下架,估计凶多吉少。
-
民生车车卡等权益下线:民生普卡、金卡(含车车卡)、标准白金卡(含车车卡)、以及精英白金卡持卡人停止开通或续约全年不限次道路救援服务。至于车车卡等在 2023 年有权益活动呢,蓝翼希望它们快快回来吧。
-
上海银行外滩钻石卡/吉祥钻石卡:取消 40 万积分 + 40 万消费兑换年费,也就是说上海银行终于要向持卡人收取刚性年费咯。另外航班计划时间 2 小时之前通知的航班时间变更涉及的延误不纳入理赔范围,啊这……
直至 12 月份,传来的依然是噩耗:
-
中行延误险必须用中行信用卡消费,鸡肋;
-
建行大山白传言酒店有调整,希望这不是真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银行做出了这么大的举动呢?
银行为什么大动干戈?
银行为什么大动干戈?
整体消费环境这种蓝翼在此就不多说了。单就信用卡行业来说,蓝翼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收益。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快捷支付已经垄断了国内的支付市场,甚至连酒店也开始慢慢的使用支付宝/微信,刷卡支付的份额少得可怜。但少有人知道的一件事情是——银行从第三方支付刷卡手续费中获取的收益要远少于刷卡交易。但是大环境如此,银行也不得不去拥抱变化,甚至用小恩小惠来促绑卡,为了获取用户……只是没有利润支撑的模式势必不能长久。
其次,既然在刷卡手续费这里赚不到收益,那么银行势必会从其他角度考虑,比如分期、年费。那么卡在刚性年费的「真•高端卡」和入门用户用的大众卡产品中间,那些可以用积分来兑换年费的「高端卡」们被温暖,也必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里面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此前银行在抢市场阶段「睁一眼闭一眼」的权益倒卖行为,在重视质量和收益的今天,成为了亟需堵上的漏洞。
比如经常被倒卖的接送机之类的权益,银行在结算成本的时候发现小部分人用了大部分的权益,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先把权益缩水。但是蓝翼在这里提出一下批评:就拿接送机而言,银行为何不加大对承包商的监控力度?这方面倒是值得各银行向平安学习啊。
最后是客群和场景的变化。过去三年航空业到现在还没缓过来,以往的香饽饽权益也变成了鸡肋,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吐槽 CIP 之类的权益多到用不完。因此对航旅权益的「温暖」除了收益,也是持卡人行为转型的一个必然趋势;而最为人诟病的里程兑换,其实对银行对收益精细化的一个体现——
银行已经逐渐意识到用标准积分兑换航空公司里程作为一种「小技巧」正在为人熟知,而当使用这种技巧的人越来越多,银行势必采取「调低里程兑换比例」的做法来平衡收益。这也是为什么 2023 年越来越多银行在里程上面作文章,先限制每年里程的上限,再把里程:积分的比例给暗暗的调低……既然银行已经把这条路堵上,蓝翼觉得刚需用户还是有必要搞一张银行-航司的联名卡啦。
结语
结语
关于新规出台之后银行对信用卡运营的转型,蓝翼此前已经分析过很多次,在此不再重复。只是想吐槽下银行的转型策略:正常的思路,在温暖传统的「好卡」的同时,是否应该同步推出一些顺应趋势的新星产品?比如面向年轻群体的小额高频消费的入门卡,用来培养他们使用信用卡的习惯;再如索性推出某些垂直消费领域的权益类卡片,把精力从已经被玩烂的航旅权益中抽出来,拥抱一些新变化?
很遗憾的是,蓝翼在一片温暖中,并未看到太多创新的产品和活动。但愿新年能有新气象吧。
因文中包含产品/活动信息,根据平台规范要求,增加「广告」标识
-
推荐阅读:
-
上篇文章: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