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高薪挖角:前OpenAI四名研究员加入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

Meta 挖角 OpenAI 研究员,组建超级智能实验室,目标直指超越人类的 AI 模型!大手笔投入,AI 领域竞争白热化。

原文标题:OpenAI 4 名王牌研究员“叛变”,Meta 上亿美元的签约奖金终于花出去了

原文作者:AI前线

冷月清谈:

Meta 近期积极扩张其人工智能团队,从 OpenAI 挖角了四名核心研究人员,包括在 ChatGPT 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的 Trapit Bansal。这些研究人员此前还参与了 OpenAI 苏黎世办公室的建立。Meta 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旨在开发超越人类表现的 AI 模型,这与其内部 Llama 模型面临的性能问题有关。除了从 OpenAI 挖角,Meta 还投资 ScaleAI 并可能收购语音 AI 开发商 PlayAI。此外,Meta 还在积极招揽 Safe Superintelligence 的核心人物。为支持其 AI 项目,Meta 计划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怜星夜思:

1、Meta 如此大手笔挖角 OpenAI 的研究员,是否会对 OpenAI 的发展造成影响?长远来看,这种人才争夺对 AI 行业是好事还是坏事?
2、文章提到 Meta 内部 Llama 模型面临性能问题,这是否意味着 Meta 在 AI 技术上落后于 OpenAI?你觉得 Meta 有哪些优势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3、Meta 除了挖人,还投资 ScaleAI 和考虑收购 PlayAI,这些动作透露出 Meta 在 AI 战略上的哪些考量?你认为 Meta 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原文内容

整理 | 华卫

近日,据外媒报道,Meta 平台公司已招募四名前 OpenAI 研究人员加入其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

消息称,此次招聘对象包括 2022 年加入 ChatGPT 开发团队的特拉皮特·班萨尔(Trapit Bansal)。据悉,他在启动 OpenAI 强化学习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强化学习作为一种 AI 训练方法,适用于构建推理模型。

另外三名已加入 Meta 的 OpenAI 研究人员分别是卢卡斯·拜尔(Lucas Beyer)、亚历山大·科列斯尼科夫(Alexander Kolesnikov)和翟晓华(Xiaohua Zhai)。据了解,这三人曾于去年底协助建立 OpenAI 苏黎世办公室,此前他们在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 DeepMind 机器学习实验室工作。

此次招聘发生在 Meta 首次披露组建超级智能研究团队的数周后。该实验室将负责开发能在广泛任务中超越人类表现的 AI 模型。据悉,Meta 成立该部门的背景是其内部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 Llama 4 Behemoth 面临性能问题——该模型于今年早些时候预览,但因性能担忧已推迟发布。

上周,OpenAI 透露,Meta 曾试图以高达 1 亿美元的签约奖金挖角其员工。另有外媒报道称,多名 OpenAI 研究人员已拒绝 Meta 的邀约,而 OpenAI 则通过“提供更高薪资和发展空间”挽留员工。

Meta 的挖角行动并不局限于 OpenAI。本月初,该公司聘请 AI 训练数据集供应商 ScaleAI 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并向这家初创公司投资 143 亿美元以获取 49% 股份。未来几周可能还会宣布更多重磅人才招聘。

前不久,据彭博社报道,Meta 正就收购加州帕洛阿尔托语音 AI 开发商 PlayAI 进入高级谈判。该公司此前获 Y Combinator 等机构投资者约 2100 万美元融资,收购完成后,Facebook 母公司预计将雇佣 PlayAI 的多名员工。这家初创公司提供创建语音 AI 代理的云平台,其软件由 Play AI 3.0 mini 和 Dialog 两款定制模型驱动——前者针对硬件效率优化,后者参数数量达十倍且输出质量更高。

据悉,Meta 还在寻求聘请科技投资人丹尼尔·格罗斯(Daniel Gross)和前 GitHub 首席执行官纳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二人目前在 Safe Superintelligence 任职,该公司由他们与前 OpenAI 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弗(Ilya Sutskever)于去年共同创立,目标与 Meta 的超级智能部门一致:开发超越人类能力的多任务 AI 模型。

为支持 AI 项目,Facebook 母公司今年将投入高达 650 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其中包括计划建造一座配备超 130 万块英伟达显卡的庞大新数据中心。

参考链接:

https://siliconangle.com/2025/06/26/meta-reportedly-recruits-four-former-openai-researchers-superintelligence-lab/

会议推荐

首届 AICon 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深圳站)将于 8 月 22-23 日正式举行!本次大会以 “探索 AI 应用边界” 为主题,聚焦 Agent、多模态、AI 产品设计等热门方向,围绕企业如何通过大模型降低成本、提升经营效率的实际应用案例,邀请来自头部企业、大厂以及明星创业公司的专家,带来一线的大模型实践经验和前沿洞察。一起探索 AI 应用的更多可能,发掘 AI 驱动业务增长的新路径!


今日荐文

图片

你也「在看」吗?👇

从工程角度分析,模型的性能问题可能并非完全是技术问题,还可能涉及到数据质量、训练策略、硬件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Meta 需要系统性地排查问题,找到瓶颈所在。同时,积极拥抱开源社区,借鉴其他优秀模型的经验,也能加速技术迭代。

Llama 模型的问题确实暴露了 Meta 在技术上的一些短板,但要说落后还为时过早。Meta 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用户数据和强大的资金实力。有了数据,AI 模型才能不断迭代优化;有了钱,才能吸引顶尖人才。而且,Meta 在社交和商业应用场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都是 OpenAI 所不具备的。

从学术角度来看,人才流动是常态,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融合。但过度的人才争夺,特别是高薪挖角,可能会导致研究方向的短视化,大家更关注短期收益,反而不利于基础研究的突破。OpenAI 应该更注重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不是单纯依赖高薪留人。

这绝对是行业地震!Meta 这次挖角力度很大,直接影响 OpenAI 的研发能力,短期内肯定会有阵痛。但长远来看,这种竞争也能激发整个行业活力,加速技术创新,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用户。就是不知道 OpenAI 能不能顶住压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Meta 的 AI 战略很明显,就是要全方位布局。投资 ScaleAI 是为了解决数据问题,收购 PlayAI 则是为了加强语音交互能力。这些动作都指向一个目标:打造一个无处不在的 AI 助手,融入到 Meta 的各种产品中,比如社交、VR/AR 等。

从商业模式上看,Meta 更倾向于将 AI 作为一种基础设施,赋能其现有的业务,而不是像 OpenAI 那样直接向用户收费。所以,Meta 的目标可能是构建一个强大而通用的 AI 平台,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升用户粘性和广告收入。

坐等 Llama 5 出来打脸!Meta 家底厚,不慌。而且,Llama 系列开源了,很多人都在帮着优化,说不定哪天就弯道超车了。OpenAI 也别得意太早,技术这东西,谁也说不准。

只能说一句:有钱真好!Meta 这波操作直接拉高了 AI 工程师的身价,以后跳槽更有底气了。至于 OpenAI,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估计还能挺住。不过,这种军备竞赛式的挖角,小公司就惨了,人才都被大厂吸走了。

我猜 Meta 的最终目标是统治元宇宙!AI 将成为元宇宙的核心驱动力,Meta 必须掌握 AI 核心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不过,元宇宙这玩意儿现在还不太靠谱,Meta 还是先想想怎么把 AI 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吧。